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學校沒教的歷史'中國'


The Myth of "Middle Kingdom"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禮記》

2017年初首登
2021年夏增修


前言
筆者的伯公龔教是位漢學先生,日治時期當過台南廳大林蒲區書記(1910~20)。他一生克己復禮、澹泊明志,頗受鄉里敬重。

伯公大我阿公19歲,所以年齡而言,幾乎可以是我的曾祖輩了。小時候回鳳鼻頭時,他總會過來摸摸我的頭,很和藹的問我在學校學了些什麼? 有一次,他笑著對我說:「我是清國人,你阿公和阿爸是日本時代的人,啊你是'中國天'出生的。」接著,他嘆道: 「時勢變得很快,就連'中國"這名詞的意義,現在和古早也差很多。」我當時聽不懂。長大後,行萬里路,也讀了不少書,才終於領悟他的意思。

百年來由於國家/民族主義風潮的影響,今人對歷史上的中國的認知,遂與實際的情況有相當的差異。現在把古籍攤在陽光下,讓大家看看古代中國的原貌。

春秋時代 (770~403 B.C.)  取自維基百科, 原作Yu Ninjie
楚、吳、越不屬中國
《史記》世家:
 • 周夷王之時,..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乃立其長子為句亶王,中子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

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周)王室尊吾號。」...(周)王室不聽..。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 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

史記》秦本紀: 
 • 定公吳王夫差盟,爭長於 (強)(侵凌)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 無彊(勾踐六世孫)時,興師北伐,西伐,與中國爭彊(強)

'中國'一詞始於周代,它政治上是周王國的別稱,地理上是指所統治的領域(包含諸侯封地),文化上則用以區隔四方較未開化的戎夷。而楚、吳、越諸君於周室仍在,戰國未啟之前,即已各自稱王,自立於中國之外。楚君更是瀟灑的自稱蠻夷。雖然後來吳、越、楚相繼滅亡,漢代的司馬遷仍如實的記載它們與中國互不相屬,甚至是對立的關係。可是這近百年來,國民黨式的教育卻一直向學生灌輸: "屈原、夫差、勾踐、西施都是'中國人';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是中國的'固有'習俗。" 太史公地下有知,焉能不喟然而歎哉?!

三國時代,多少風流人物,並非中國人
三國志 武英殿二十四史本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 https://ctext.org/zh
三國志》魏書十四 
劉曄傳:
  • 傅子曰: 孫權遣使求降,帝以問(曹魏重臣),曄對曰:「.. 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
 
三國志》吳書九 周瑜傳:
 • 瑜曰:「... (捨)(鞍)馬,杖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槀草,驅中國士衆遠涉江湖之閒,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江表傳曰: .. 瑜請見(權)曰: 「諸人徒見曹(操)書,言水步(兵)八十萬,而各恐懼 .. ,今以實校之,彼所將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 ..

三國志吳書九 魯肅傳:
 • 臣松之案劉備與(孫)權併力,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
   讀者您應該沒想到著名的赤壁之役,竟是一場'對抗'中國'的戰爭吧!

三國志》蜀書五 諸葛亮傳 :
 • 亮說權曰:「.. 將軍量力而處之; 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

 • 問:「諸葛亮始出隴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人反應(響應)之,若亮速進,則三郡非中國之有也,而亮徐行不進 …何也?」袁子曰: 「… 亮始出,未知中國彊弱,是以疑而嘗之。」

秦漢時代,版圖擴張,文化上的中國也隨之增大。但政治地理上的中國仍侷限於原周王朝時的領域。所以當天下三分時,只有控制原周王國領域的曹魏才是中國。從以上三國志的本文及注釋可知,古人認為吳、蜀並非中國;孫權、周瑜、劉備、魯肅、諸葛亮也不是中國人。現代國族主義激進份子們,常辱罵對認同'中國'有存疑者,是"數典忘祖",但他們自己的老祖宗確定是中國人嗎?

中原胡人的前秦是中國;江左漢人東晉則不是
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的代表作是宋國劉義慶《世說新語》。這本書裡,"中國"一詞才出現四次,現舉出兩例:

  人謂王東亭曰:「丞相初營建康,無所因承,而制置紆曲,方此為劣。」東亭曰:「此丞相乃所以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
(公元316年
胡人滅西晉,晉宗室南遷江左,是為東晉。宰相王導把首都建康的道路規劃成蜿蜒曲折,有人不以為然。王東亭(王珣王導)解釋說: "江左腹地狹小,不如中國,如果道路直暢,會給人'看透透';但使之迂迴,則可讓人深不可測。" )
王東亭言下之意,東晉人並不認為他們所處的江左(江南/江東)是中國。

 • 
朗初過江,王咨議(肅之)好事,問中國人物及風土所生,終無極已。
(北朝前秦天王的侄子,向東晉投誠。東晉官員王肅之,向他探問'中國'的風土人物,沒完沒了。)
顯然,當時的人認為東晉不是中國;擁有原領域的氐族前秦才是中國。

南朝《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 五行二
 • 晉武帝太康後,江南童謠曰:「局縮肉,數橫目*; 中國當敗,吳當復。」
(江南童謠唱道:「[晉人]皮肉要繃緊,數一數忿怒的民眾,中國[西晉]必敗,東吳要復興了。)
    *橫目,猶怒目;另一說指橫目為'四',暗喻四十年內,西晉將亡。按: 公元280年司馬炎滅東吳改年號為太康,316年西晉亡。

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四 五行五
 • 晉中興初,有女子,其陰在腹,當齊(臍)下。自中國來江東,性甚淫,...。

從以上兩則,寫宋書的南齊沈約也告訴我們,吳地或江南或江東並非中國。

 五代史記 歐陽修撰 宋慶元刊本
五代是中國;十國則'非中國之有也'
公元907~979年,唐宋之間,
華北中原先後有梁、唐、晉、漢、周等五代王朝。其他各地則有十幾國出現,現代的教科書把這些國家或政權全都當作'中國'的一部分。可是歐陽修所撰的《五代史記》(新五代史) 卷七十一卻以問答方式解釋道:

  • 問者曰: 「四夷、十國皆非中國之有也。四夷之封爵朝貢則書,而十國之不書,何也? 」 曰: 「以中國而視夷狄,夷狄之可也;以五代之君而視十國,夷狄之則未可也。故十國之封爵朝貢不如….。是以外而不書,見其自絕於中國焉爾*。」

*焉爾: 如此,這樣之意。閩南台語作 An Ni 或 An Ne,常被誤寫成'按呢'。(許成章教授的正解)

顯然,歐陽修認為只有五代才是中國;其他十多國雖非夷狄,卻也不屬中國。而且,這十多國也不認為他們自己是中國。如此一來,寫'春花秋月何時了'的李後主就不是中國人了! 難怪南唐被大宋滅後,他被擄去中國的心情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而沒有回歸'祖國'懷抱的喜悅。

有趣的是,被認為是中國的五代當中,有三代即後唐、後晉、後漢是西突厥一部的沙陀人所建立的王朝;但不屬於中國的十多國反而多數是漢人政權。

綜合以上,從政治地理的層面而言,不論大小或種族, 一個國家如果其疆域有包含原周王國的固有領土,就叫中國;但,如果疆域不及原周王國領土,即使是漢人政權也不是中國。這個概念至少遲至北宋歐陽修的時代,仍是社會共識。當然,在文化層面上,'中國'的界定,則是比較模糊的。

**********************

佛教徒的'中國'
四十幾年前我在New Orleans (紐奧爾良)的醫院工作。這個比美國歷史還悠久的城市,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我的租屋是在有名的French Quarter(法國區)內。在那聲色喧嘩的Bourbon Street的隔街,有條靜謐的Royal Street,這街有畫廊、骨董店和舊書店。我曾在那兒買到一本由19世紀漢學家James Legge注釋,漢英對照的《法顯自記遊天竺事》,它讓我大開眼界。

公元399年,六十二歲的法顯(俗姓龔)由長安出發向西,經西域,轉南,越過帕米爾高原,到印度"學梵書、梵語,寫律",再訪錫蘭,然後由海路經印尼,於東晉義熙年間(公元414年)回到青州(今山東)。他回國後自述了一卷《 法顯自記遊天竺事》,記述這15年的經歷過程。令我錯愕的是,在這本寫實遊記中,他多次提到的"中國",竟是指現在的印度,或當時佛法鼎盛的中天竺! 至於,現代人所謂的"唯一中國",他則以"秦土"或"漢地"稱之(見左圖文)。

兩百多年後,唐高僧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記》裡也出現五次'中國'。其中四次語意不明,比如卷十二,描述朅盤陀國(Khabandha,今新疆塔吉克縣)王室時,提到:"以其先祖之出,母則漢土之人,父乃日天之種。故其自稱漢日天種。然其王族貌同中國" 這裡的'中國'到底是指漢土,還是印度(按: 日天是印度教太陽神Sūrya),模稜兩可。

但,卷三寫道: "昔佛世尊烏仗那(Oḍḍiyāna 在古印度極北疆;今巴基斯坦的Swat),降惡神已,欲還。乘空當此國上,告阿難(釋迦堂弟),曰: 我涅槃之後..."。 眾所周知,佛世尊釋迦牟尼一生不曾到過漢土的'中國',所以他要回去的'國'當指印度本部(或中天竺)無誤。

還有,唐慧苑所著《華嚴經音義》中解釋'支那'(梵語: cīna)時,稱:"即今'漢國'是也。" 而刻意避用'中國'一詞。
 
就連《全唐詩補編》中,唐玄宗的題梵書〉: "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 也以'支那'取代'中國',以免造成混淆。(按:兩者的平仄相同。)

可見,不少古代佛教徒是有認印度為中國的習慣。然而歷史上,卻未見有因此而發生文字獄,或引起非議的記載。顯然,古人對不同的信仰和看法,有相當程度的包容性。這一點是值得我們現代人深省的。

**********************

古人對'中國'一詞並不在意
其實不僅唐玄宗沒用"中國"一詞,讀者如果翻開《唐詩三百首》和《千家詩》,在五百多首佳作中,完全找不到'中國'! 杜甫一生作了超過一千首詩,也沒提過半次'中國';李白的九百多首中,則只寫過兩次。而在浩瀚達九百卷共48,900多首的大詩庫 -《全唐詩》中,它也才出現53次;也就是每千首詩中,'中國'出現的頻率只有1.1次。可見這名詞,在詩人騷客中的人氣不高。

再看清人所選編的《古文觀止》,它包涵了從周朝到明代最為經典的文章共222篇,其中只有四篇提到'中國'各一次;另有一篇提了兩次。而這五篇中,四篇所提'中國'指的是周朝領域的'原始中國';只有一篇是指現今大家所認知的'大中國'。至於其他論及所謂'大中國'之處,則多以'天下'表示。在這書中,'天下'共出現了147次。另外,其附錄的三篇元、清文章裡,'天下'又加3次;'中國'則掛零。明顯的,'中國'二字,在古代士族的心目中,遠不如'天下'來得順口又順筆。(按: '天下'有時也包含'大中國'周邊的朝貢國在內。)

至於一般庶民,對"中國"的印象也不可能深刻。現在選一本較具"國際觀"的章回小說《西遊記》來看看。這本書裡,明人吳承恩只寫了3次 "中國",卻使用了同義的"大唐"131次,"東土"213次! 至於寫社會問題的小說,"中國"在《水滸傳》裡出現三次;《金瓶梅》一次;《儒林外史》則闕如。以上數據,是利用電子化書籍中的搜索功能而獲得的。(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https://ctext.org/zh)

接著來檢視清初的《康熙字典》。這字典裡,'中'字共有27條例句,包含一些'中'字相關的名詞如: 中氣、中央、中興等,但沒有'中國'。當然這是字典,不是辭典,不用'中國'只是未特意重視,並無忽略之嫌。不過下面要提的這本書,可得嚴肅以對...

筆者先人留下了一部清代暢銷的工具書,叫《校正增廣詩韻全璧》。它是當時文人雅士作詩必備的。書中寫出每個字的聲韻以及該字開頭和結尾的名詞。例如"中"字,光是以它開頭的名詞就列有84個,包括現今依然通用的中途、中間、中秋、中古、中央、中立;還有與中國相近的中土、中原、中州;甚至連中天、中正都上榜了。(看來當時"中正"是滿流行的,所以才有人用來取名字,可是後來成了"專有名詞",就沒人敢再"亂用"了。) 不過,令人跌破眼鏡的是,'中國'居然不在詞彙之內! 當然也沒有'中華'。又以"國"為字尾的名詞有36個,內含上國、下國,卻無中國。而這書是光緒乙未年(1895)的版本。顯然,遲至滿清末葉,'中國'一詞仍不常用。

難怪,台灣人的部份祖先是"唐山過台灣",不是"中國過台灣";早期移民南洋的華僑也都說是從"唐山"去的;而Chinatown 從前叫唐人街,不叫中國城。

結語
世事多變,諸法無常。現今的認知與過去不同,是可以理解的。現代的中國應如何定義,自可訴諸公論。但是,當我們談到過去時,還是要尊重古人。為政者和教育家不該忽視史實,而一昧用"自古以來,..." 來蒙蔽眾生。

再者,若能讓人們了解: " '中國'正如其他議題,其概念既非自古而然,也非一成不變", 則將有助於除卻固執與偏見,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和寬容。這世界也會因而更為平和美好。 (完) 



2 則留言:

  1. 引經據典的文章,真是太有說服力的見解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您的點閱和支持。順祝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