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抗日份子? 抑或是土匪?

聚嘯駝峰綠林客: 廖全、廖角、林少貓


駱駝山上一小徑
版主前言: 台灣的歷史,在官方常受到政治意識的扭曲; 在民間又充滿神怪迷信的荒誕。這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格外令人覺得難受。現在我把半生的見聞寫下來。我不想穿鑿附會,也無意添油加醋。我不屑幫人造神,更懶得將人妖魔化。我只想把先人的生活經驗如實的記下,供來者參考和評斷。

高雄林園有一間香火鼎盛的王公廟,奉祀的是東晉名相謝安。在台灣人喜歡祭拜各種有的、沒有的人和物的風氣中,這謝安算是個相當超俗的神明。只是,我父親比較”鐵齒”,對任何鬼神,一概不信。但,我小時候,有一次,他竟然興致勃勃,騎著腳踏車,載我去廟裡。原來,他不是去祈求「王公祖仔」保庇我"頭殼硬(deng)、堯(gau)讀冊",而是要讓我看看廟壁上的彈痕。那是廖全、廖角兄弟與日本警察火拼時留下的痕跡。

廖全、廖角是誰呢? 現今知道的人少之又少。不過,如果提到林少貓,聽說過的人就多了些。其實,他們都是曾經活躍在駱駝山(鳳山丘陵南段)一帶的綠林首領。廖氏兄弟,出身山麓之東的王公廟庄,黨徒多為附近各村落的子弟,算是"在地勢力";而林少貓則是屏東人,後來才落籍於山麓之西的後壁林庄(鳳鼻頭、大林蒲的北鄰),其徒眾來自南部各地,所以是"外來政權"。至於他們到底是「土匪」? 還是「抗日份子」? 到現在似乎依然莫衷一是。

1895年,清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五月日本「起山」,十月台南陷落,台灣民主國滅亡。表面上日本似乎已經「平定」了台灣,事實上頭幾年它所能掌控的人事、地物仍極有限。因此許多地方,出現了政治真空、社會混亂的局面。於是一方面有「抗日份子」的崛起,另一方面則是「土匪」的猖獗。大體而言,襲擊對象如果是日本官民,不論其動機為何,都叫做「抗日份子」;而攻擊目標如果是本島同胞,就是「土匪」。可是有些「土匪」,勢力壯大後,膽子也大了,開始找日本人下手,於是升級成了「抗日份子」;而部份原來的「抗日份子」被日本軍警逼得走頭無路後,為了求生,只好強奪民財,也就淪為「土匪」了。因此,實際上,兩者的區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群良莠不齊的綠林好漢或惡徒,在當時聲勢有多大呢? 根據竹越與三郎於1907年出版的“Japanese Rule in Formosa”: 從1897到1901的四年間,被日本軍警生擒的有8030名,被擊斃的則有3473名。他們製造的事端,光有立案的就達8903件,導致民眾死傷2459人,另有4653人被綁架勒贖。1902一年,繳械的槍枝有5萬隻,子彈10萬發。這樣的數字,在全台人口只有三百萬的當時,可說是非常的驚人。

在這種混亂的大環境之下,林園小港一帶,自然也不例外,於是應運出現了幾股"在地勢力”。其中以廖全、廖角兄弟這一幫人,聲勢最大。根據日治鳳山辦務署的資料,兩人初為盜匪,後來勢力增強,成為擁有一百餘名部下之首領,並且晉升為「抗日份子」。不過,他們一方面狙擊日本人,另一方面卻仍繼續打家劫舍,搶奪民財。當然,他們也明白”狡兔不吃窩邊草”的道理。所以,大白天裡,他們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會騷擾在地鄉民的。通常,廖氏會叫嘍囉登上駱駝山(鳳山丘陵南段)高處施放”號炮”(信號彈),散居各處的徒眾聽到或看到信號後,就悄悄地溜出村庄,到預定的地點集合,然後整隊人馬浩浩漡漡的往東港、鳳山、打狗等地"遠征"去也。根據一位參與其事的遠房長輩**告訴少年時的先父: 「”出征”時,廖家常會把『王公祖仔』(謝安) 的偶像,從廟裡請出,然後兄弟倆輪流用綢巾將它綁在身上,帶著走。如此做起”事”來就有神助,可以”保平安,發大財”。」這種做法,咋聽之下,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不過,看看當今多少黑白兩道的頭頭成了眾神明的”契子”(k'e kia 義子)之後,也就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了。

**我父親說這遠房長輩原叫龔牛。有一次在鳳山東門,被日警盤查時,情急之下,改姓名為陳X。闖關後,日警才得線報,已來不及追捕了。版主於1980年代,曾在美國猶他州塩湖城的號稱世界最大的家譜圖書館(Genealogical Library)裡,查到日本時代鳳山辦務署列管的廖幫主要黨徒名單,其中確實有位陳X的鳳鼻頭人。

話又說回來,這些綠林人物也不是完全不吃”窩邊草”的。有時候如果出外收獲不佳,或心情不好,也會找本地容易下手的目標出氣。譬如有一次,”遠征”不很順利。返途中,路過駱駝山下的一戶獨立家屋,發現家中男人都種田去了,大夥兒竟然將這一家洗劫一空,甚至連女人和小孩身上的衣服也被剝得精光拿走! 這家人後來回到鳳鼻頭求助,可是,在那無法無天的日子裡,雖然知道是哪些人幹的,事後又能奈他們何?

以上是白天發生的事情。到了夜晚,情況就不一樣了。土匪們夜襲本地各庄頭是常態。一來晚上"遠征"不方便,只好就地取”財”; 二來在那沒有電燈的時代,如果又無月光,入夜後外面是一片漆黑,就寢後屋裡也是一片漆黑,被搶了,很難分辨是那一股盜匪幹的,當中是否有同村熟人參與也無法確定。於是他們也就肆無忌憚,放膽行事了。而在那沒有手機的時代,吹口哨則是黑夜入侵者之間彼此溝通、以及與庄裡內應者連絡的方式。因此,那時候的父母常常告誡小孩「晚上不可以吹口哨」,以免誤傳信息,把土匪引來。記得遲至我小學一二年級時,還有小朋友們在談晚上不能吹口哨的事,只是理由卻說不清。

不過,面對這些盜匪三不五時的夜襲騷擾,村民百姓也有對策。以鳳鼻頭為例,在清國時代就有自衛武力的存在,不少人家裡有刀劍。全村還有火繩槍(matchlock)12支。於是,庄裡人就組織了巡邏隊,特別在夜晚,村路口常有人輪流把守。在經歷了幾次槍戰之後,目標較明顯的集體侵犯,就少發生了。只是三兩宵小,趁隙溜進偷竊的情事,較難控制。這種民間自發的自衛組織,後來被日本政府吸收節制,改為「壯丁團」,變成輔佐地方治安的力量。可是,也被更後來的國民政府貼上「鎮壓武裝抗日勢力的工具」的標籤。

相較於廖氏兄弟,林少貓的知名度顯然高許多,但爭議性也大。他率領手下數百人,南到恆春,北至台南的大目降(今新化),對日本警憲單位,發動襲擊; 與日軍交戰多次,互有死傷。豪無疑問的,他是個抗日份子。可是他的徒眾龍蛇俱有,其中不乏亡命之徒,抗日之餘,也做出搶奪民財,綁架傷人的事。問題是林某本人的行為和態度如何? 又有關他的種種民間傳說有多可靠? 這些才是關鍵所在, 也是最難解答的疑點。事實上,自從他於1899年5月下山歸順日本,與部屬落籍後壁林庄,開發當局認可的獨立莊園之後,就不再公開抗日了。可是他的成員與附近民眾的互動並不平順。他們騷擾鄰近村莊的情事,時有所聞。因此,一般百姓對後壁林的人存有相當的戒心,而對林少貓的觀感是「畏」而不是「敬」。不過,後來卻因為一件小事,而使部份鳳鼻頭人改變了對林本人的印象。

與林少貓有一面之緣的
鳳鼻頭"頭人"龔權
1856~1931
有一天,一個後壁林的住民,到鳳鼻頭來,在路邊攤上拿了幾顆番石榴(那拔仔、芭樂)卻不肯付錢,結果被鳳鼻頭人圍毆一頓。他回到後壁林後,向林少貓報告說是無端被欺負了。林少貓大怒,立刻傳話,將擇日興師問罪。這一下子,把鳳鼻頭人嚇壞了。眾人不知所措。庄上的「頭人」版主的阿祖無奈地說﹕「事到如今,只有派人去後壁林當面向林少貓解釋清楚。希望他是個明理的人。」眾人認為是好主意,可是,卻沒有人願意去。我阿祖只好硬著頭皮,自己一個人,深入傳言中的「賊巢」了。這是他頭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與林少貓的會面。他被帶到一間大宅裡,林坐在廳中央的交椅上,三、四十名衛士分兩邊站開,個個拿刀持槍,怒目而視。那種氛围還蠻像章回小說裡的綠林山寨的。我阿祖強作鎮定,把事情原委陳述一番,並表明善意。林把當事人找來對質後,叱責那人一頓。接著少貓允諾他的人不會再在鳳鼻頭惹事生非。從此,後壁林與鳳鼻頭之間,相安無事。

1902年,總督府決定消滅林少貓這一群人。五月警視總長大島久滿次南下督戰,動員高屏各地憲警加上陸軍第三旅團向後壁林推進。三十日早上,日方先以大炮轟擊,然後是步兵進攻。從鳳鼻頭可聽到槍炮聲不絕於耳。往北望去,但見硝煙四起。直到傍晚,一切才平靜下來。此後,後壁林這個地名開始漸漸的被人們淡忘了。

我中學時,有一次跟父親回鳳鼻頭。路上,他殷切的指著北方遼闊的甘蔗園,叫道:「看那邊,那邊就是以前的後壁林。」我敷衍的回應幾聲,沒有注意聽,也沒有注意看。

又有一次,在鳳鼻頭村子裡,我父親跟一位老阿婆寒喧。事後他對我說:「剛剛那位,是日本人攻打後壁林時,從那裡逃出來的,我們鳳鼻頭人把她收留下來,她那時候才八、九歲。」他說了她的名字,可是我沒注意聽。

後來,自己當父親後,發現我講話的時候,我的孩子們也多沒有在注意聽。


19 則留言:

  1. 版主您好:

    聽你講這段歷史時,我一邊聽一邊起goose bumps, 我不知道原來大名鼎鼎的林少貓原來是鳳鼻頭的鄰居!我也不知道原來王公廟拜的是謝安(台灣人真的什麼都可以拜…)小時候我也被告誡過不能在晚上吹口哨,甚至我現在也這樣告誡我的姪女,但長輩的說法都是晚上吹口哨會引鬼,聽了你的解釋才明白,原來是會引人禍!(人比鬼可怕啊~~)

    我知道台灣在日據時代之前非常亂,但從史料上看記錄跟聽人親口講述經歷的感覺就是不一樣!感覺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我真的想都沒想過鳳鼻頭的歷史這麼豐富(真的很豐富,豐富到我難以想像的地步…),也從來沒想過我可以從長輩口裡聽到鳳鼻頭的口述歷史,我很愛聽長輩講以前的事,但一直沒什麼機會,連我家裡的歷史我的父母及祖父輩的人都很少提起…我很替你的孩子惋惜,家裡有一本活歷史卻不知道好好珍惜…也慶幸我能在網路上遇到你,讓我有機會可以參詳地方上現在已經鮮為人知的過去…

    親愛的版主,我衷心希望你能夠在這裡多講講地方上的過去,也許您的身邊沒人想聽,但我希望你能知道,至少在網路上的我是想聽的,而且求知若渴!!每看你的文章一次,我「身為鳳鼻頭人,不可不知鳳鼻頭事」的感覺就愈強烈,雖然我不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但我在這裡住了三十年,對這裡的感情已經不輸我對我故鄉的感情了…

    另…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有幾個好奇的地方,希望您能撥亢解答,感激不盡~

    1.後壁林是不是就是現在的臨海工業區南端(上林路跟中林路那裡)?

    2.廖全跟廖角當初的巢穴大概是現在駱駝山的哪裡呢?

    3.廟壁上的彈孔現在還留著嗎?

    以上,希望版主能撥空解答,感謝!!

    Audrey

    回覆刪除
    回覆
    1. Audrey 您好!

      1. 我查看了地圖, 後壁林應該是在您所說的地方附近沒錯。只是,數十年來,地物環境的變遷太大,使我無法百分百確定。依書籍記載,後壁林在原小港庄東南大約三公里處,又有謂林少貓等在後壁林庄外圍開墾的農田,是屬於光復後鳳森村的行政區域內。

      2. 廖全、廖角,平常與親信住王公廟庄,與百姓混居。風聲較緊的時候,就藏匿在各庄頭黨徒家裡,或躲到小琉球。駱駝山是用來施放信號,集合點名,以及臨時避難之用,山上並沒有固定巢穴。不過,據日方情資,廖氏在下淡水溪(高屏溪)有一個小”根據地”。林少貓在該溪中游的溪洲也保有據點。誠所謂狡兔多窟也。

      3. 我已經幾十年沒去王公廟了。從網路上的圖片看來,它擴建了許多。因此,彈痕應該是找不到了。

      刪除
  2. 版主您好:

    看了您的解答,讓我回想起一件事,小學時有一個社會老師曾經在課堂上提過在鳳森里(以前的鳳森村)沿海四路跟大林蒲交界處在日據時代日本人在那裡殺死一個大尾的抗日份子。但因為那時才小學,所以也沒有仔細聽老師講抗日份子的名字,現在回想起來,應該就是林少貓,而我們所推算後壁林的位子應該也是沒錯才是~

    我一直覺得林園是個地靈人傑的地方,沒想到在以前竟然也是土匪出沒,日據時代之前的台灣到底是多亂啊…

    回覆刪除
  3. 我也希望多多了解在地的歷史,
    感謝你的文字
    希望你常常講古,
    講出各種陳年往事。

    回覆刪除
  4. 林園,我的故鄉.
    離家到台北已20多年,最近深感住林內村(三庄)父母垂垂老矣,開始想念起我出生長大的故鄉,也開始想了解故鄉以往的種種.
    從古地名金京潭或打鹿洲,古地圖,探索到林少貓,才連結到您的文章.
    非常感動您圖文並茂的紀錄見聞,更激起了小弟的懷古幽情,或許未來不會回到出生的地方定居,但是有您的用心讓人被感溫暖...
    Oscar

    回覆刪除
    回覆
    1. 版主唸的中學在高雄,每天得乘客運車通學,途經潭頭、中厝、林內、昭明、會結,新莊仔、拷潭、濃公、大寮...。所以林內是個熟悉的地名。其實我母親的祖先原住在赤崁坑(後稱赤崁,再改稱昭明),一百八十年前,"才"渡過下淡水溪(高屏溪)搬到對岸的鹽埔仔。看來你我的祖上還曾經是隔壁庄的厝邊呢!

      而最近有位小學同學看到本文後來信,她說她的阿祖住拷潭(寮),清末經營糖業,曾經被林少貓一幫人綁架勒贖過。這證實林某除了抗日以外,也做過"黑"的。在此順便一提。這也是我不願跟著那些"史學專家"一昧的將人神化或妖魔化的緣故。

      刪除
  5. 看到林少貓三個字立刻想起我家族譜曾有記載先祖被林少貓綁架,後來被贖回的故事, 「 張簡店是"金吉利"白糖間的當家,林少貓來襲時,正當壯年的張簡店和當時仍然年幼的張簡獻被家中女眷藏在蕃薯間裡面,但仍被搜出來帶走。倆人被俘其間,林少貓集團向其家族勒索,傳聞糖間是以五擔銀贖回倆人的(一說五百銀兩)。」有地方耆老従其父口中耳聞其事,說「當年贖回的白銀是用扁擔擔出去的,但不清楚數目有多少」。 「受到這個事件的影響,林少貓在鄉人耆老的口中是個打家劫舍的土匪。和光復以後國民黨拿來當抗曰教材的英雄形象大相逕庭。雖然此一事件並未形諸正史文字,但鄉野巷談歷百年不減。」另,族譜內有一文「金吉利名滿南台灣」提到: 「雖然目前已經沒有任何的史料可以證實"金吉利"在當時的盛況。不過後代子孫在鄉里間仍以「糖間」來稱之。顯示糖間在日據時代初期代表的社會經濟地位。」


    回覆刪除
  6. 謝謝版主提供這麼清楚的描述,解答了我許多的疑惑。
    我先祖當年曾經在鳳鼻頭/林園交界一帶幹過文中廖全的行為,
    當時鳳鼻頭/林園交界有一個很大的斜坡,
    當時的交通工具行經這個交界很難通過,需大費周章。
    所以是一個很好下手的地方,
    而且搶外人比較不會有愧疚感。
    想必我的先祖也是廖全的朋友,一夥的。
    -----
    另外,我們在作家譜時,
    常困惑於先祖的爸爸在神主排上和戶籍謄本的姓氏不一致,
    這個困惑應該已經在版主的文章中找到答案了,
    也就是,版主的文章中隱約地描述著我先祖當年的生活情形。
    那是一個亂世,求生存是最高的原則。
    只有當年有活下來,才有今天大家閒在這裡論說是非。
    -----
    我們老家是紅毛港,
    紅毛港的老一輩有流傳「打後壁林」的事蹟,
    其實就是林少貓黨羽來打劫紅毛港,
    趁天黑,林少貓黨羽帶關刀,棍棒,敲鑼打鼓進入紅毛港庄。
    庄內老小婦人只能躲到海邊藏匿,
    由這樣的口述歷史看來,
    林少貓落腳後壁林後,對周遭村落的襲擊還是時有發生的。
    -----
    我們小時候在紅毛港晚上也不能吹口哨,
    我問了長輩,長輩說是會招鬼,
    不過,後來我發現台灣很多地方都有晚上不能吹口哨的禁忌,
    應該禁忌一開始的原因是如版主所說一般。
    但招鬼一說淺顯易懂,不必大費周章解釋,所以廣為流傳。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您的回應。

      記得年少時,每次從林園回鳳鼻頭探訪祖父母,總嘗試騎腳踏車,衝上那斜坡,結果都沒成功。聽說那斜坡,在古早時代,更為陡峭。
      -------------
      電影"教父"裡有句話: Every family has bad memories. 任何人的祖先當中,總會出現有行為不正的。我們既然無法影響到他們,自然也不必為他們負責,或感到不安。我父親曾經告訴我,廖全有後代住在林園街上,他們卻都是老實忠厚,受人敬重的人家。我寫這文章,只是想陳述過去發生的事實,讓現代人能體會從前的真正社會情況,如此而已。
      -----------
      從您提到的紅毛港經驗看來,顯然,林少貓一幫人落腳後壁林後,雖然不再抗日,卻仍對附近村落有襲擊劫掠的行徑。對此,我已經將本文略作修正了。

      遺憾的是,那些坐在冷氣房裡的學者史家們,或為了貫徹國民政府的仇日政策,或為了凸顯本土民族意識,把林少貓,甚至廖家兄弟都塑造成純度百分百的抗日"英雄"了。

      刪除
  7. Samuel Chen2017年10月11日 上午2:34
    版主您好,

    最近因老家鳳鼻頭遷村議題發酵,上網尋找村里回憶以及相關人文風土資料,不經意看到您的部落格及大作.在拜讀"抗日份子? 抑或是土匪?"此篇文章時,赫然發現我的曾祖父"龔牛"出現在文章內,內心極為興奮並激動,這是我們家族在改為"陳"姓之後,經歷多年搜尋第一次找到有關我的阿祖改姓的資料!按文章描述,您應該是我們的遠房親戚與我父親同輩年齡相近,我的父母親及大伯一家人世居鳳鼻頭(大伯於兩年前因病過世),還有對家族脈絡最有研究的三伯也都知悉您的阿公與父親.

    若有機會,希望能夠與您email聯繫得知更多有關我們"龔陳"這一脈的過往歷史與經歷,many thanks!
    My email address for your reference: xxxxxxxxxx

    Best,
    Samuel

    回覆刪除
    回覆
    1. Samuel 您好。
      謝謝您的來信。非常高興看到您的回應。我現在旅行中。等兩天後回到家,會依您的email address 與您聯繫。又,為了保護您的隱私,我已將您的email address 從留言中刪除了。

      刪除
  8. 板主您好,您的部落格詳實有趣,一連看了很多篇,非常的棒。
    我本人是1992年生的,小時候也常被阿公等長輩告誡晚上不要吹口哨、不能練習直笛等,以前曾經很好奇有問原因,都說是會招鬼,但我當時對這個原因又怕又懷疑。那時常會被爸爸載去老家晃晃,發現鄉下老家的長輩耆老較城市的長輩更堅信會招鬼這一點,甚至會嚴厲的阻止;但真正的原因每次想再細問都沒有得到解答。之前有看過一些舊時的文獻所以有聯想到「晚上不能吹口哨」或許是因為盜匪的因素,但一直沒辦法確認,沒想到在這邊文章中看到詳細的說明,真的很感謝板主。我想到後來會變成說是招鬼,大概是因為恐懼的元素比起一番解釋更有效吧,就像以前學生如果上課太吵不聽話,老師好心勸說往往都是沒用的,所以兇學生就變成是效果最快最好的。
    最後文章的結尾我看了也心有戚戚焉,小時候長輩分享的事情小朋友真的幾乎都是應和著而已,並沒有很專心的再聽,所以有些事情到後來也大多只記得一個大概,都是等到長大想要問更詳細的事情時,長輩們都已經不再了,結果像是一些家族史、好吃的食譜或做法等等都慢慢變調或失傳了,很是可惜。
    最後也謝謝板主,文章文筆順暢,非常好看,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非常謝謝您的留言。尤其得知年輕的朋友對台灣的過去感到興趣,令人欣慰。我會繼續努力,將學校沒教到的過去種種介紹給大家。再次感謝您的鼓勵。

      刪除
  9. 版主您好:

    請問現在您手邊有您1980年在美國猶他州塩湖城的家譜圖書館查到的日本時代鳳山辦務署列管的廖幫主要黨徒名單嗎?或是您還記得這份名單是出自哪一本書嗎?

    我有一位祖先聽說是海盜,好像在1900年代初被抓走,不曉得與林少貓事件是否有相關

    回覆刪除
    回覆
    1. Jeff 您好,廖幫名單是出自1978年台灣省文獻會編譯的《臺灣南部地區抗日份子名冊》全三冊中的第二冊。我當時只影印了有關廖全、廖角的兩頁。我想台灣的公共圖書館或許有藏書。我剛查了google search,以下網頁有出售: 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1920450591086

      刪除
    2. 版主您好,謝謝您的解答,我日後再去圖書館參考這幾本書

      刪除
  10. Samuel堂弟轉發這文章給我看,竟有先祖龔牛的故事,當時他亂報的名字叫陳豬,戶籍上登記為陳知,從此我家族姓龔改為陳。我從戶政資料找到陳知的父親是陳瓶,就納悶龔牛改姓陳,怎麼連父親也改?還是當時日本戶政資料才剛要建置,不好查證就剛好混過去?我有去查龔氏族譜,第六世就有一位“瓶”,我猜那位龔瓶應該就是陳瓶。據某位長輩所敘,龔牛的老婆,後面背著小孩打日本人,仍能打贏,拳腳功夫了得~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族兄留言,很榮幸在網路上相遇。鳳鼻頭龔家第四世龔丁觀(1810-1833),因颱風後,出海撿漂流木,被大浪捲走。留下幼兒克調及妻子肚裡尚未出生的光普。克調或是龔瓶的父親;光普則是我阿公的阿公。後來祖媽帶著兩個小孩再嫁陳姓人家。這就是為什麼龔牛被日警察盤查時,會脫口自稱陳X的緣故。

      又龔家族譜在第二世龔萬與其後龔款之間,遺漏了兩代祖先,因此第四世的龔丁觀,其實是第六世,以此類推。順祝平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