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十九世紀的高雄等地 (上)


Notes of One Year's Residence in Takow, Formosa 

一位英國女士的打狗記事 (上篇)

BY
Julia (née Grimani) Hughes
(Mrs. Thomas Francis Hughes)
龔飛濤 漢譯

本圖取自 L'il Formose par C. Imbault-Huart 1893


譯者前言: 
本文摘譯自《Among The Sons of Han - Notes of a six years' residence in various parts of China and Formosa. 1881》ㄧ書。作者 Mrs. Thomas Francis Hughes (許妥瑪夫人),她的本名是 Julia Grimani,1846 (或1848)年出生於愛爾蘭,1872年與任職清國海關的 Thomas F. Hughes 先生結婚。1876年12月至1877年11月,Hughes擔任台灣海關稅務司代理長官,她隨夫駐在打狗(今高雄),成為當地唯一的西洋女性。1881年她將六年的遠東經驗付梓成書,1882年1月26日於倫敦去世,年僅36(或34)。

作者以女性的觀點,描述一百四十年前南臺灣的印象,是有其珍貴之處。因此本人決定譯成漢文,與君同享。當然,當時的時空環境不同,人們的思維觀念亦異。讀者在撫古惜今之餘,可也不必用太嚴厲的眼光來檢視她;畢竟來者將會如何看待我們這一代,殊屬難料。


打狗英國領事館前
橫渡海峽
1876年12月5日,我們離開福州,乘著Douglas Lapraik 公司的舒適汽船,經過19小時的航行,抵達廈門。沒想到廈門是那麼美麗 ! 尤其是歐洲人聚居的鼓浪嶼,有許多面向迷人海灣的別墅。而別墅周圍的庭園,還佈滿了奇花異草。我們在那裏度過了愉快的10天,然後向親切的主人道別,登上了清國巡防艦 - 凌風號(Ling-feng的音譯),往打狗(高雄)出發。

凌風號可說是一艘極為靈巧舒適的汽船,可是它的體積不大,馬力也不強,因此一出廈門港,遇上台灣海峽強勁的冬風,立刻招架不住,只好在附近友島(金門?)下錨,避風過夜。第二天,風勢未減,而且看來再24小時也無法成行,只好回航廈門。結果,當天早晨我們又與送行的朋友們重逢了。到了晚上,我們再度登船。翌晨,一睡醒,發覺船在動。原來它已經在海峽裡,奮力破浪前進。傍晚時分,我們抵達澎湖列嶼中的漁翁島(今西嶼),在那裏下錨過夜。

漁翁島燈塔: 曉色微明,我們就已起床、整裝,準備到島上燈塔訪視。船長知道我們計畫要去走個兩小時,但也了解這船必須趕60-70 浬的航程,在天黑之前,到達那狹窄難入的打狗港口才行。他只好用最禮貌的口吻,敦促我們動作要快些。於是大家迅速坐上小艇,朝岸而去。當晨曦的第一道陽光照在身上時,我們已經上岸了。這時全漁村的民眾傾巢而出,圍了過來,要看看難得一見的"洋婆子"...。

往燈塔的小徑,既崎嶇又陡峭,嚴厲的考驗我們的體能和皮鞋的韌度。整座山丘由咕咾石構成,表面粗糙、岩端尖銳,走在上面很不舒服。我們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往上爬,回首向下瞧,那艘小汽船就像腳下的一個漂亮玩具一樣。

安平古堡廢墟上的大樹
取自 L'il Formose par C. Imbault-Huart 1893
經過一個小時的艱難攀爬,我們終於到達了燈塔。這座新建的燈塔,矗立在光禿的山丘頂上。除了前述的小漁村外,四野無人。迎接我們的守塔人,滿臉愁容。啊!這可憐的傢伙! 對一個歐洲人來說,天下還有那種職業,會比呆在這鳥不生蛋的(barren)清國孤島上守燈塔更悲哀的?!

在查看燈塔設備,並在訪客簿上簽名後,我們開始下山。上午八點,我們已經回到船上。船長立刻下令起碇,沒幾分鐘,船就出航了。這段航程,海象較佳,汽船在陽光下破浪而行,卻沒有令人不悅的晃動。中午過後,我們開始留意台灣的蹤跡。不過,在冬天,從遠處要發現台灣並不容易,因為其內地的高山常為雲層所籠罩著。終於,我們看到了一棵大樹,長在一座荒廢的荷蘭古堡上面(見左圖)。船長警覺到,船來到安平外海了,於是馬上轉向往南。過了三小時,船已經在打狗山(猴山)下的沙洲外擺動著,它正在等待領航員的到來。半小時後,我們登上了陸地。周遭盡是南臺灣所富有的熱帶植被。

台灣南端之旅:
12月某日早晨,我們乘凌風號巡防艦從打狗出發,前往台灣南端的南岬。此時已近聖誕節,但卻仍風和日麗,完全沒有一點寒意。船循南航道,穿過沙洲區,船底與水面下的淺灘磨擦了兩下,引發船體的一些震盪,那種感覺對沒經驗的人來說,很不是滋味。還好,船底碰觸到的是軟沙,而不是硬礁。我們繼續往南行,不久就經過小琉球。這島嶼在蔚藍的大海中,顯得灰暗鬱抑。

登陸琅嶠灣: 船行一直離岸不遠,因此,常常被由岸邊聳起的高山的陰影所罩住。中午時分,我們抵達琅嶠灣(今車城灣)下錨。兩年前(1874年)日軍在此登陸,進行"懲蕃"行動。為此,他們差一點與宗主國的清國鬧翻。後來清國政府採取積極的措施,確立南端地帶的法治,並在琅嶠內陸4-5 哩處設立縣治(今恆春)。我丈夫和一名同事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找該縣的長官洽公。因此,他倆旋即下船,而我則留在船上,看小艇隨著波浪起起伏伏,往岸邊漂去。

從甲板上遠眺,此地景色怡人 - 白色的浪頭在陽光下如銀器般地閃耀著;陸地上到處都是熱帶林木;背景則有萬巒叠起。而形狀各異的山頭,更使天際看起來美妙如畫。其中有個山頭,很奇特,有如圓錐體。我想對駛向琅嶠(今車城)的船隻,這山應該是很好的標誌。

下午4 點,我丈夫已經去了3個鐘頭。我和C船長決定乘艇上岸,希望能早一點與他們會合。從汽船上看,前方兩哩的海面似乎沒什麼。可是下海之後,才發現浪潮澎湃。還好,英勇的船長技術精湛,他避過了層層碎浪,讓我們能安全上了沙灘,只是衣裳都濕了。

海灘空無一人,我們邊走邊撿些奇石。不久,就遇上當地人了。他們一看到我的"奇怪"模樣時,幾乎無法自制。這應該是當地人有史以來頭一遭看到洋女人吧! 琅嶠人士顯然對制服、金項鍊是熟悉的,但對西方仕女的衣著及其配件飾物就很陌生了。起先,他們還尊重的保持距離。不一會兒,有兩位女性經不起好奇心的驅使,趨向前來,開始對我做友善卻又仔細的打量。然後,她們用手勢表示,我是位女性姊妹無誤。對此判定,我深感欣慰。接著,我得伸出腳來,因為她們要看我是否也纏足。再來是檢查我的手、頭髮、衣裳...。這時男士們受到兩位女人的鼓舞,也開始對我的同伴C船長產生興趣了。他們使盡種種手勢表情,想了解他的來歷、他的船艦、他何處來、往何處去...。最後大家似乎很滿意,爭著請他抽菸斗。不過,他緊張的婉拒了。他們還要我們跟著走,因為要請我們吃點心。我們一再婉謝,眾人這才興高彩烈的離去。

傍晚已屆,我等待的人還沒回來。我開始有些擔心。因為我丈夫和隨從要通過的地帶是在漢"番"交界上。而走在那裏,人們一定要攜帶武器才安全。隨著夜幕低垂,我的勇氣漸失,開始胡思亂想。而偶而從遠處傳來的槍聲,更讓我忐忑不安。在這緯度上,白天轉變成黑夜是相當快的。一下子,附近的小艇就幾乎看不見了;而向海望去,那一點微弱的火光是唯一能提示汽船位置的指標。忽然,山上亮起火焰,而且迅速蔓延到整片山坡。那種景象雖然壯觀,卻嚇了我一跳。C船長忙解釋說,那是當地人在放火燒山,一來是讓"蠻番"無匿身之處,二來是清出空間,方便放牧牛羊。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叫聲,我們的水手立刻發燈號回應。幾分鐘後,很高興看到他們終於回來了,雖然看來疲憊,且喊著腳疼,不過,安然無恙,真是萬幸。我們立刻上了小艇,划向汽船。這時甲板上,石灰燈(lime light)的白光將漆黑的夜空照亮得有如白晝一般。

夜間演習: 我們終於回到船艦上了。晚餐時,旅人們告訴大家在路上的遭遇和對新縣城的印象。飯後,男士們在甲板上抽雪茄菸。我被神秘的請上船橋。當我還沒站好高位,就聽到一聲"預備行動"的號令,馬上全船動員起來,武裝官兵到處跑來跑去,所有艦砲都就待發位置。當我回神過來,已是砲聲隆隆,震耳欲聾。原來,只是一次夜間演習,我這才鬆了一口氣。可是,正當我自忖這下可以有個平安夜了,而水手們也可爬上吊床休息的時候,又聽到宏亮的叫聲: 「後甲板失火啦!」,接著鐘聲大作。於是大家又動起來,且各有司,很快的那假想的火警在制式又精準的步驟下撲滅了。最後,一切歸於平靜。船長保證,該晚不會再有假想敵出現,也不會有假想火警發生了。於是大家互道晚安,回房休息去了。

南岬巡禮: 次日早上,我們啟航前往南岬。船緊貼著海岸而行,因此陸上景色清晰可見。經過一處海岸突出點時,不禁令人引發憂傷之情。這裡正是10或12年前,美國三桅船Rover 號擱淺之處,也是該船船長暨夫人以及船員們被附近冷血兇蕃屠殺的現場。自從那次悲劇之後,情況已有改善。原住民再三被告誡不得再犯,如今已經可以信任,他們不會再傷害歐洲人了。1870年(六年前),我丈夫與兩名隨從,深入這裡的番界時,就已受到當年犯行部落的友善招待。而近來,清國政府在此設立新縣,並配置守軍,更進一步懾服了這些"山地人"。比起前幾年高官不敢光臨此地,如今清國的法律已經大受尊重了。

上午11點,我們在海岸近處下錨。這裡是被南岬遮蔽的一個小灣。山丘由海中聳起,而山上森林密布直至水際。整個海灣就只有一小處有新月型的沙灘。這小沙灘在艷陽下白亮得令人目眩。看來這裡是唯一能登陸的地方了。我們靠近一看,發現此地毫無生機,整個地方像是沉湎於永恆的寂靜中,連一片搖動的樹葉也看不到,就像是從未有人到過似的...。不過,幾分鐘後,突然,白沙灘直後的樹叢一陣騷動,接著一群武裝半裸的番人,從樹林裡躍出。他們很有規矩的圍成半圓形,在沙灘上蹲踞下來。他們是附近部落的領導人物。顯然,有人通知他們,我們即將到來,所以在林中等候。我丈夫立刻帶了三個人上岸去。船長不放心,趕快派出一艘武裝小艇緊跟過去。不過,為了避免刺激原住民,這武裝小艇,僅在水際附近戒備,並沒有著陸。不久,岸上這幾個歐洲人,就被那群"其貌不揚"的土人給團團圍住了。

早先清國海關在這附近購買了一塊地,準備做公共建設之用(應是後來的鵝鑾鼻燈塔)。我丈夫來到此地,就是要巡視這塊地和地上的小屋,以宣示當局對這購置行為的持續關注。言歸正傳,我們在船上,看著那一堆人在海灘上移動,接著就消失於叢林中了。然後,一切又回歸平靜了。我看那白沙灘實在美麗,於是要求上去散步一下。不料,一陣熱帶驟雨,使我的願望成空。

半小時過後不久,很高興看到這群混雜人口回到海邊。而我丈夫等人上船時,個個都被雨淋成落湯雞了。不過,他們還是從沙灘上匆匆的撿回了不少漂亮的貝殼和珊瑚。這趟短暫的南岬之旅,就這樣結束了。船起錨開航,黃昏時分,我們返抵打狗(高雄)。

前金的天主教會
(愛)河邊的前金天主教堂 
取自"L'il Formose" par C. Imbault-Huart 1893
打狗兩哩處有一個西班牙宣教機構,內有教堂、男童學校、以及神父住所等。它離潟湖(今高雄港)東岸不遠,循一條窄河(今愛河)而上就到。那個地方,方言叫 Tsan-Kin (前金)。從打狗望去,但見那不很高的潔白建築,凸顯於稻田、竹林和民房之中,有如畫般的美麗。

這天下午,豔陽高照,晴空萬里。我們首次乘舟拜訪神父去。想想神父整天只跟漢人在一起,生活一定很寂寞、單調。還好,我們這個小小歐洲社區的住民偶而會拜訪他,還會邀他來我們這裡作客。

舟艇在潟湖裡划行頗為寫意。可是轉入小河後,就得處處小心了,因為這裡有許多蚵棚和淤沙。而這時剛好是低潮,加上舟艇的體積較大,因此遭到不少困難。還好,經過一番碰撞後,終於進入了深水處,而兩旁則是佈滿紅樹林的溼地,一時仿如置身於迷你小森林之中。不一會兒,我們上了岸,踏著小徑的泥濘,朝教堂的方向走去。

Federico Jiménez 喬賢明
1875-1877主持前金教會
olla podrida: 神父是位四十歲左右的健碩"帥哥"。他全身漢服,還留著豬尾大辮子,一副漢人模樣。他很友善的接待我們,其居室雖然擺設簡單,但整理得很潔淨。顯然,神父很高興能有機會跟歐洲同鄉話家常。但,跟我們交談可不容易,因為我們不會講西班牙話,也不懂他多年(原文作16年?,可能溝通有誤。)訓練出來的漢語方言(台語);而他只會一點英語,對法語懂得更少。不過,經過一番東拼西湊再加上一些拉丁語,大家居然也勉強溝通起來。雖然我們這頓 olla podrida (西語: 大雜燴)足以讓吹毛求疵的語言專家目瞪口呆,可是大家在胡言亂語之中卻能相互會意,則趣味無窮。

譯者註: Federico Jiménez 神父,1840年出生,1869年來台,1877年,也就是文中此行的同年病逝,年僅37,真是世事無常!

花園、教堂: 接著,我們去參觀花園。那裏,白色的百合正值盛開,其他則大多乏善可陳。然後神父帶我們去看教堂。它比想像中的還寬敞、完備。不過西班牙風的裝飾顯得單薄不起眼,這或許是因為經費不足的緣故吧。教堂中有一道四呎高的隔牆,將男女信徒分開。他們的入口也各異。

Ching sui 真嫷: 接下來,我們轉到教堂旁,女舍監的房舍參觀,這裡也是初入道修女的訓練場所。年長的舍監,看起來很整潔,她對我們的光臨似乎很高興。主廳就像一般漢人住家一樣,擺著簡單的家俱 - 一張普通的桌子、兩張直背的靠椅、和兩條長板凳。老舍監笑容滿面,一再鞠躬,還不斷地用衣角拂拭著板凳。面對大門的內壁,本是漢人擺放神主牌的地方,現在則以一張簡約的聖約瑟小畫像取代。畫像前有一對蠟燭;兩旁各有一個黑瓶子,大概是特殊場合時用來裝飾或當燭台用的。其中之一看似sherry雪莉空酒瓶(sherry是西班牙原產白葡萄酒),另一瓶則貼有"Bass's Pale Ale"(麥酒)的商標。告別時,我想用一兩句當地話來讚美這房間裡面的擺飾,可是最後能上口的卻只有 "Ching sui"(真嫷)兩字 - "真漂亮"的台語。老舍監聽了不禁大笑起來。我不知道,她是以為我在稱讚她風韻猶存而笑,還是聽我在學說她的語言,感到有趣而笑?! 不管如何,當她邊笑邊送我們到門口時,嘴巴還一直唸著: "Ching sui - ai yah, ching sui" (真嫷 - 噯喲,真嫷!)。我想這大概是她多日以來最好笑的一件事。

譯者註: ,西漢揚雄《方言》: 豔美也,河洛音sui 如"隋"。後簡為,北京音遂成"妥"、"唾"、"惰"...

教會學堂: 後來,我們又去參觀男童學堂。從老遠處我們早已聽到孩子們重複的朗誦聲。我們一進堂內,朗誦聲馬上停止。這時,教師挑選一位約9歲的小孩來展示教學成效。這個小頑童拿起一本漢文書,歪斜著小腦袋瓜,當老師指著書中的某一行時,他就好像上緊發條的玩具一樣,立刻以極快速度朗讀出口,可是不久就戞然而止。這時老師再找他較熟悉的另一段,他又好像重上發條似的朗朗上口,直至"發條全鬆"後,才又忽然停下來...。

1930年打狗(前金)天主教堂改建落成紀念
取自Jose Maria Alvarez 所著 "Formosa Geográfica e
Históricamente Considerada"
照顧棄嬰: 神父說有時漢人會把嬰孩硬塞給他。而台灣各地都有相當數目的無辜小生命被遺棄,要不是教會出錢請媬姆照顧,早就全都完了。在地人,當他們由於貧窮或其他原因想棄養孩子時,常將新生兒放置在他或其他教職人員會發現的地方,因為他們知道外國傳教士的慈善本質,孩子一定會受到良好的照顧的。當幼兒受褓姆照顧一段時間後,就會被集中送到台灣府(台南)教會創辦的孤兒院去。

神父的巧克力: 我們離開學堂,回到神父住處,發現主桌已經鋪上雪白的桌布,桌上每個人有一份巧克力、一大杯礦泉水、一盤香脆的烤麵包。說實在的,這次"遠足"已使我胃口大開,我也就不客氣的享用神父的烤麵包片和那超級好吃的巧克力了。

肥鼠進補: 這時,神父講述了一些有關他的信徒的有趣故事。其中一件讓我大長見識 - 之前,我曾聽說中國人喜歡吃貓、狗,還有其他令人噁心的東西,可是我在中國住了三年,卻無法得到證實。我上街時,常常很小心的查看經過的食品店和流動攤販,卻不曾發現有可疑之處。而我的僕人們對我們覺得不潔的動物,也都同感嫌惡。因此,當神父提到下述事實之前,我早已把貓鼠問題拋諸腦後了: 神父說,有一位漢人教徒在大齋節(Lent)的前一天,來請示: 他的小孩病了,是否可以特准小孩吃肉呢? 神父回道:「當然囉,如果小孩病了,給他吃肉,可以增強體力。」焦慮的父親聽了,說: 「那太好了! 我剛抓到一隻肥鼠。給我兒子吃,一定很補。」

日落後的潟湖
打狗潟湖(今高雄港),遠處左:旗后山 右:猴山
取自竹越與三郎的台灣統治志 1905
臨走時,神父叫僕人採摘許多百合以及其他花卉相贈。我們帶著這一大堆贈品回到舟上。這時已是漲潮,所以回程毫無阻礙,一路順利。今晚,又是令人賞心悅目,足以彌補寂寞的一夜。四周寧靜安逸,潟湖水波不興;而數以千計的螢火蟲在水面上飛舞,不時招來水中魚兒的跳躍追捕。其中有一條大魚,不幸跳進我們的舟裡,船夫們大喜,看來他們的晚餐要加菜了。

而此時,剛日落不久,天空的晚霞燦爛迷人,連岸邊的柔沙也閃耀著暈彩,如此情景,讓人彷如置身仙境。我開始想像 -- 我們,正在美妙的魔湖中游弋,湖水晶瑩剔透皆由水晶化成,而湖岸閃爍的全是最明亮的珍珠....


猴山(打狗山)風光
Ape Hill (猴山/打狗山/柴山/壽山) - 譯者2014年攝
對初到打狗的人來說,最顯目的景點,就是位於港口北邊圓錐狀的"猴山"(Ape Hill). 外國人稱它為"猴山",因為山中多獼猴。

登猴山難: (1877年)九月某日下午,天氣涼爽,我們決定去爬山。循著潟湖岸邊的小徑,我們來到山路的起點。從這裡開始,可說是舉步維艱,因為整條山徑,尖石密佈。我們一面往上爬,一面忙著推開有刺的荊棘和討厭的大戟 (譯者註: Euphorbia 的乳液對眼、鼻和口腔有刺激性)。有些地方,高草湮沒路徑,我們還得提防蛇類藏身其中。途中還有一巨岩擋道,這巨岩雖然可容山羊轉圜,可是表面粗糙尖銳,攀爬其上,很不是滋味。

經過足足一個小時的奮鬥,真是又熱又累,而且兩腳疼痛。不過,到了這裡,地勢趨於平坦,草青翠而不長,那些有刺的灌木叢也不見了,走在石頭上也不再感到受罪了。

蝶蛾共舞: 其實整個登高過程雖然艱難,但我們也因為邂逅了無數漂亮的蝴蝶和昆蟲而得到補償。蝴蝶的顏色應有盡有,有粉紅、墨黑、淺黃、和斑紅;大飛蛾也披著各色的絨衣 - 有深綠、深紫、和橘黃。牠們在矮樹叢中飛舞,荊棘之間穿梭,彷彿在炫耀自己花俏的衣飾。而當牠們在我身邊停下來時,那股想要出手捕捉的衝動實在令人按耐不住。此外,我還看到一隻金黃色的大蜘蛛,牠織的網直徑有一碼 (0.9公尺) 之寬,當地人說這種蜘蛛具有毒性,遠避為宜。

俯視美景: 不久,我們來到半山腰的寬闊草原上。這裡景觀甚為壯麗,一邊是豐饒的南台灣平原,它好像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向南、向東延伸數十哩直至高遠的中央山脈。平原上,淺綠的是稻田,較深色的是蔗園和其他農作。點綴其間有叢林,還有翠竹環繞的安詳村落。如此景色,從高處看,格外迷人;而往另一邊望去,則夕陽西斜,海浪洶湧,浮光耀金,氣象萬千。這時四周寂靜無聲,只有偶而從遠方傳來野牛的鳴聲,和附近岩上畫眉唱出的悅耳歌聲。加上涼風習習,吹散兩鬢熱氣,更讓人心曠神怡。此情此景,竟與日常在平地的感受有天壤之別!

巧遇獼猴: 正當大家醉心於良辰美景之際,忽然有個暗色的東西出現在附近岩石上,定睛一看,原來是 隻大獼猴。牠大約有12歲小孩的身材,一看到我們,立刻敏捷的落荒而逃,一溜煙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些猴子在山腳下很罕見。白天牠們喜歡在山頂的峭壁間出沒,有時有好幾百隻在那兒蹦蹦跳跳,牠們大概知道那裏很安全,人類拿牠們沒辦法。不過,在我們的休息的地方(半山腰),是有猴子留下的明顯痕跡,並有動物走過的小徑通到岩間洞穴。這些洞穴大概是牠們的藏身之所。聽說,天黑之後,大群獼猴會偷偷的下山,而農人也抱怨他們的蕃薯園等農作常被弄得亂七八糟。

半途而廢: 時候不早了,我們只好放棄越過草原繼續攀高的念頭。其實再上去,還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在峰頂有個凹陷的空谷,狀似熄滅的火山口。山頂上有許多貝殼及海洋沉積物,還有珊瑚和石灰石混成的鬆脆岩石(咾咕石)。而這咾咕石更是撒布整個山坡。可見過去,這裡曾經歷過強烈的地殼大震動。而我在來路,已經挖得許多海洋生物 - 如貝類和水母的化石。我想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任何人都能收集到一大堆這類東西的。只是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做進一步研究和調查了。在低緯度的熱帶,一旦太陽下山,天很快就會黑,所以得趕著下山才行。

有"種族偏見"的水牛: 下山下了一大半,前面有一條山澗,而唯一可以渡過的地點,卻被一群兇惡的水牛佔住。這些龐然巨物對當地人雖然溫馴和善,可是看歐洲人顯然很不順眼。牠們面露懼色,站在那兒動也不動。如果加以刺激,牠們是會變得很危險的。我們認識的一些人,就曾經在福州、台灣等地被水牛追得險象環生。現在,我只能站得遠遠的,看我丈夫揮舞著雨傘,設法趕走這群畜牲,可是牠們似乎被激怒了。值此千鈞一髮之際,幸好一個小男孩及時出現,這牧童一聲尖叫,所有的巨獸都乖乖的跑開了。而我們終於可以自由的繼續往下走了。

走調的大合唱、蛻變的蔓生花: 此刻天色即將變暗,山區景象與來時迥然不同,可愛的蝴蝶不再飛舞,金黃色的蜘蛛也已銷匿。而如磨剪刀似的蟬聲充斥耳際,加上山腳下傳來的嘎嘎蛙叫,組成了一場荒腔走板的大合唱。此外,有一種屬旋花科(convolvulus)的蔓生花(牽牛花??) 很漂亮,而且還會蛻變。明明在艷陽下是純白色的,現在黃昏時卻變成了粉紅色,把它一摘下來,則立刻花容失色,變形萎縮。

終於我們克服種種困難,踏實的站在猴山山腳下的平地了,這時夜幕正好垂下。

下接 十九世紀的高雄 (下)


11 則留言:

  1. 期盼您的新作,終於又看到這篇,讀來仿佛置身其間回到十九世紀的南台灣。讚!期待續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非常感謝您的持續鼓勵。我會繼續努力。

      刪除
  2. 龔同鄉,寫得太好了!也讓我們知道了早期高雄之美!感恩喔。

    回覆刪除
  3. 謝謝戴先生的鼓勵,敬請隨時指教。

    回覆刪除
  4. 很高興可以看到外國人筆下的1870年代的恆春半島景像

    回覆刪除
  5. 請問這本有翻譯本嗎?希望能看更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就我所知,這本書尚無漢譯本。本譯文的下半部在此網頁:
      https://ting-tau.blogspot.com/2017/09/blog-post.html 謝謝您的留言。

      刪除
  6. 獼猴有12歲小孩的大小 也太過於巨大了吧

    回覆刪除
  7. 翻得非常精密正確。讀起來非常流暢,百餘年前的南台灣景色躍然紙上。誠為難能可貴之譯作!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感謝您的留言和鼓勵。祝您新年快樂。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