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大林蒲 - 鳳鼻頭 - 林園

遺落的過去 

鳳鼻頭"頭人" 龔權   1856-1931
大林蒲曾經是個相當欣榮的村落。清國時代早期的鳳山縣(含今之高雄縣市及屏東縣),除了縣治之外,就以所謂的「一昌(衝)二蒲」最為"繁華"。「昌(衝)」是指右昌(衝); 而「蒲」就是大林蒲。清政府甚至在這裡設有小官署,並且駐有清兵幾十人。帶兵官是名"把總"( 或"百總")。在版主的阿祖龔權的時代,有位唐山籍的"把總"還成了我阿祖的好友,閒暇時常到鳳鼻頭我阿祖的住處作客聊天。

不過,十九世紀中葉,打狗(高雄)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商業活動漸漸的移往該地,大林蒲的地位也就慢慢的走下坡了。我阿祖的一生正好見證了這個過程的前半段。但是,他大概不曾想像到,今天的大林蒲,跟其他原屬鳳山縣的諸多村鎮相較起來,竟然會如此的沒落 - 周遭被工業區團團圍住,只能面向大海,費力的吁喘著。


日治時代的大林蒲公學校師生照 - 年代不詳  (請按圖片,可得清晰放大照)

大林蒲地方官紳 - 1940s年代初
前排左一:龔文滔,中: 坂口元市警部(鳳山郡警察課長),右二:邱秋水
中排左一: 吳能安,左二: 吳欽炳醫生(文化協會吳海水侄),右二:陳鳳苔醫生
後排: 黃知高(保甲書記)

鳳鼻頭"山仔頭"及海灘,1930s年代


鳳鼻頭人1920-30s年代
中坐者: 龔文滔

鳳鼻頭人的義行   年份不詳 (高雄新報出刊期間:1934 ~1944)

報導大意: 有艘船從高雄回航東港途中,在鳳鼻頭海面失火。危急之間,鳳鼻頭人出動竹筏營救。事後船員們欲送禮金答謝,鳳鼻頭人婉拒不收,因而傳為佳話。文中還提到,村人的美德與保正龔文滔的"英敏指導"有關。

鳳鼻頭人在"山仔頭"前的礁石周圍捕烏魚 - 1930s年代
鳳鼻山邊近海居,灰飛*時節網烏魚。節前節後依時到,有信年年總不虛。(鳳山縣秀才 周揚理)
*灰飛: 即冬至。古人置葦膜灰於樂管內,冬至一到,吹管則灰飛

鳳鼻頭"山仔頭"前的礁石上釣大魚 - 1940s年代初

鳳鼻頭"山仔頭"海邊的夏日閒情 - 1930s年代末
左一:龔文滔;左二:黃先進 (龔文滔之甥)
黃先進,港仔埔附近二坑仔人,任巡查(警察)、防衛團長、林園庄役場書記,1941年鳳山政治事件入獄。

參加"神社祭"的鳳鼻頭花車隊伍 - 1940s年代初 (請按圖片,可得清晰放大照)
照片右方旗幟上有"鳳鼻頭無敵艦隊"字樣,反映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軍國主義的狂熱氣氛。

林園舊派出所前合影 - 1930s年代 (請按圖片,可得清晰放大照)
後排左四: 黃玉邦?;左五: 台籍巡查(警察);正中: 葉瑤琳醫生(曾任林園庄長, 信用組合長);
右五: 吳海水醫生(文化協會要角, 1941年鳳山事件入獄);右四: 龔文滔(鳳鼻頭保正, 文化協會成員)

林園清水巖仙洞 (今稱桃源洞)  1920s年代末/1930s年代初
後壁林製糖所(小港糖廠)所長清水政治一家及友人。
清水所長(右坐者),東京帝大農學士,喜好漢學,而與龔文滔(後中立者)成為摯友。

林園清水巖 ?,1930s年代末
龔文滔(右起第三白衣者),其他為後壁林製糖所(小港糖廠)台籍職員

駱駝山中(竹坑?)小憩,1930s年代末 (請按圖片,可得放大照)
後排左二著淺色衣戴遮陽盔(ヘルメット)站立者為龔文滔;
他正下方白衣白帽坐者為其長男龔德英(格主之父);他左前方穿白衣戴斗笠者為黃天枝先生。

龔文滔(字鳳韶) 1899~1969,鳳鼻頭人。少時受到兄長龔教(書塾先生)的啟蒙,及堂叔龔紹唐(前清秀才)的影響,加上自己的勤學,在漢學方面有相當深的造詣。

他參加過日本時代的社會運動 - "文化協會"的講演團。也曾任鳳鼻頭保正和村長數十年。並於1950年代,兩度參選小港鄉長,均不敵國民黨勢力,而告落敗。

他生前以公益、口才、書法和詩作見稱;身後留有百餘首漢詩(見鳳韶詩選),和數篇文章與家書。

台灣民報於1930年易名為台灣新民報,1932年由周報改成日刊,是台灣人的主要喉舌。本人士鑑中,小港地區列名者除了龔文滔外,有庄長吉田勝治;而林園地區的列名者有葉瑤琳醫生及黃玉邦。

30 則留言:

  1. 版主你好:
    每次看你po的文章,敘述我熟悉的地方在以前是多麼的美好,再將之與現況比較,總有不勝唏噓之感…

    Audrey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而更讓我唏噓的是,你所講的這些盛況,講給我們這一代人聽,恐怕也沒有幾個人會聽得進去了…我想誰都不敢相信這樣封閉落魄的一個小聚落,以前曾經這麼風光過…我很感恩你po了這篇文章,讓我又更瞭解我所居住的地方的歷史…我小學二年級搬到鳳鼻頭,之前住在大林蒲…我是鳳林國小畢業的,就是之前的大林蒲公學校,看到你po的公學校照片,我心中真的一陣悸動啊…另,你po的山仔頭前的捕烏魚照片也著實給我不小的震撼,我住的地方離山仔頭很近,卻不知那裡原來是漁場…那個海灘倒是跟我印象中完全一樣,只是現在也沒有了…變港口了…唉…又要唏噓了…

      刪除
    2. 小時候,我父親講了不少前人軼事。只是當時,我並不很注意聽。加上年歲的流逝,現在還留在腦海裡的,只剩下零碎片段。不過我還是會努力的,把這些殘存的記憶,放在網路上,供人瀏覽。至於,有無價值,就由過客們,各自評斷吧!

      刪除
    3. 我是世居鳳鼻頭子弟,小時就常聽到龔文滔先生的大名,他家的三合院就在我家三合院之前,小時常去他們那裡玩,因為那時龔文滔先生家只有一位老婆婆住,而他們的三合院就在防波堤旁,要去海邊一定會經過,所以常在他家三合院旁的水龍頭洗腳,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家的書房掛了好多的字畫,當時還小不知那些是寶,但總感到畫得好棒。而我家的三合院正廳門聯聽我爸講是龔文滔先生所書寫的,今日看到這些相片,真是令人震撼!謝謝!

      刪除
    4. 黃先生: 謝謝您的回應。您提到的"老婆婆"是我的祖母。您對我祖厝的描述,勾起了我腦海裡的許多陳年往事,而不禁百感交集 。不過,能收到故鄉來的信息,還是很高興。感謝!

      刪除
  2. 版主好:

    看到您所詳述的鳳鼻頭歷史,最近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整修頂林仔邊官吏派出所,將作為展示林園文史的空間,想請問版主的老照片是否可授權用於展示空間中。如何與您聯絡~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您對這個部落格的興趣。請留下貴公司或部門的 e-mail address,以便聯絡。

      刪除
    2. "向度文化交流": 收到您的回覆。我會跟您連絡。為了保護您的隱私權,所以將您含有e-mail address 的回文刪了。

      刪除
  3. http://talin5814.web.fc2.com/war/iwe_study/10/talin_tourguide.htm
    大林(大蒲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ZMfaNz6pi8
    有江文蔚古厝的介紹
    https://www.facebook.com/a926973/media_set?set=a.229711563715868.57315.100000310775739&type=3
    http://www.dm.ncyu.edu.tw/content/bigsize/063-tp300-489.htm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大林蒲在高雄小港區;大莆林在嘉義大林。兩地不同。

      刪除
  4. 現在的人都叫"鳳髻山"為"鳳梨山"(台語),本以為是因為山上種鳳梨的關係,現在覺得應該是走音的綠故。

    回覆刪除
  5. lsrpk2016 已針對「大林蒲 - 鳳鼻頭 - 林園」留下新意見:

    版主您好,敝姓盧,也是鳳鼻頭人,自小就聽聞您先祖文滔先生為鳳鼻頭地區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家父幼年時也曾到令尊府上就診,看完您的文章後,激動不已,鄉愁情懷縈繞心頭,是否能利用E-MAIL與版主您聯繫,謝謝您。
    我的電子信箱:.....
    謝謝您,敬祝新春愉快。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盧先生的來信。千里之外,傳來鄉情,甚感欣慰。
      為了保護您的隱私,我將您的電子信址從留言中刪略。
      我會與您聯繫。再次感謝您的迴響。

      刪除
  6. 版主您好我也是在地鳳鼻頭人,也是紀錄片工作者,現在正在拍攸關鳳鼻頭漁港歷史故事,看到您的部落格有詳細歷史,希望能與您連絡能得到更多漁港歷史的資訊和照片,到時候影片也會標註提供來源,希望能與版主聯絡甚至可以訪問您介紹漁港歷史的過去,謝謝您保留珍貴的老照片和歷史資訊。
    我的聯絡信箱林先生:nono830414@yahoo.com.tw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林先生。我會在近日內,與您聯絡。

      刪除
  7. 匿名2017年9月20日 下午8:03
    版主你好,高雄歷史博物館委託我做大林蒲與鳳鼻頭的紀錄片,在網路上搜尋到這個網頁,看到你還保存這些珍貴的老照片,不知可否找時間去拜訪您。我的聯絡信箱:xxxxxxx

    回覆刪除
  8. 匿名2017年9月20日 下午8:12
    版主您好,我是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館員,目前本館正在進行大林蒲、鳳鼻頭的文物/歷史影像徵集計畫,非常感動看到您保留的珍貴影像,希望能有機會進一步與您洽談影像授權的可能性,我的聯絡信箱林小姐:xxxxxxx,謝謝您。

    回覆刪除
  9. 版主您好:我是高雄市鳳林國中的美術老師,近期在準備有關在地文化的相關課程,在網路上看到了您的這篇網誌,保留了許多珍貴的文史資料及照片,非常感動!希望有幸能獲得您的授權使用本篇網誌之內容及照片於教材上,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老師您好,如果您的目的是有關於非營利的公益或教學活動,我很樂意無償授權,歡迎使用本篇的圖文資料。而可能的話,則請註明出處。

      謝謝您閱覽我的網誌,尚請隨時指教。

      刪除
    2. 太好了,謝謝您!!目前是規劃運用在「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學課程中,因為我是美術老師一人執行,所以是要讓學生畫長輩的肖像畫,若是能讓學生認識一下在地耆老年輕時的樣子以及所在家鄉的陳年往事,我想會更能勾起學生的興趣。感謝您慷慨授權,後續推行若有所成果時,會再跟您報告!! 鳳林國中美術老師李雅文 敬啟

      刪除
    3. 版主您好,來跟您回饋一下目前的教學進度,分享在臉書社團上:https://m.facebook.com/groups/1553046588351612?view=permalink&id=2219556008367330
      您提供的照片和資料發揮了很大的感染力與共鳴,真的很感謝您保留並無私分享的珍貴史料。
      鳳林國中美術老師李雅文 敬啟

      刪除
    4. 非常感謝李老師對本土教育的用心。

      刪除
  10. 版主您好,先前參與推動的課程,有紀錄片團隊拍成教育影片,另外將做成島記課程手冊,其中也會收錄到我借用您的照片做的簡報,不知這部分可否徵得您的同意使用收錄在手冊中?謝謝!
    另外相關的課程活動紀錄片歡迎參閱:https://youtu.be/5XrjwUTIfTc
    鳳林國中美術老師李雅文 敬啟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有問題,我同意。謝謝您讓我知道。

      刪除
    2. 非常謝謝您!

      刪除
  11. 版主您好!我是林園在地人。林園愛鄉協會陳俊強0931920823。看到您po的林園老照片以及提到開採石灰的過往,可否提供聯絡方式,想向您請教一些事情。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陳先生您好,謝謝您的留言。我人在國外,會用email跟您聯絡。。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