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史溫侯素描清國台灣



史溫侯素描台灣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
by
Robert Swinhoe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Repository, November 1864
also in The Far East, October 1, 1870 




Robert Swinhoe, 取自Wikipedia
譯者龔飛濤前言 
本文作者 Robert Swinhoe (漢譯為史溫侯或郇和)是英國的自然學者。以研究台灣的鳥獸和植物聞名。可是他跟台灣的淵源並不止於此。從這篇文章裡可以看出他對台灣的興趣是多方面的。

他於1854年來到遠東。先在廈門學北京話和閩南語,然後當翻譯官。1857~1858年,他隨英艦『不屈號』(Inflexible) 環航台灣島,企圖搜救因海難失蹤的洋人,未果。他本人卻因此成了"台灣通"。

1860年延宕了兩年的天津條約終於生效,台灣成為通商口岸。Swinhoe 被任命為英國駐台第一位領事官員。翌年七月,他抵達台灣府(今台南)。接著他又在淡水、打狗(今高雄)等地設立領事館。這時他開始以敏銳的觀察力,對台灣的種種,研究出獨特的心得。他不但發表了不少相關的重要文獻,而且還在1862年國際博覽會上,替台灣提出特產而得獎。他在台灣住了五、六年。其間得過大熱病 (瘧疾?),倖免一死。後轉任廈門、寧波等地。1869年又短暫駐台,處理"教徒事件"。1877年病逝倫敦,得年41。

總督
清國領台已經相當久了。浙閩總督總是把台灣府當作轄內的首要之區,且按規定每三年前來視察一次。對如此高官來說,視察時受到殷勤奉承,且收獲良多,何樂不為。但迎接的下屬則苦不堪言。因為如果他們沒有呈上厚禮,就會為了一點芝麻小過,而遭貶謫。為了應急,在地官吏只好增加稅收,由全民來負擔。結果這些皇親國戚,一趟公務旅行回去,往往荷包行囊都滿滿的。不過,由於近年中國本土的紛擾(指太平天國之亂),總督已有十年沒踏上台灣島了。

橫賦暴斂
台灣的最高長官是台灣道,他駐在府城(今台南),每年都要到所轄機關巡視一次。他的下屬當中,台灣府台灣縣(地方法官)以及台防廳(Taifang Ting 司港務)的長官也駐府城。另外,統領水陸兩軍的司令官是位Chintai 鎮台(即總兵),同駐此地。

台灣官員的薪俸來自地租和糧稅。不過,這些薪俸只是表面的名目。譬如,台灣道台的年薪雖只有1600兩(400英鎊,原版誤植為600),但外快極多,光是是樟腦專稅所得,就高得驚人。而知府除了訴訟費的收入外,全島食鹽專賣的利潤,也滾滾進入他的口袋裡。島上的主要地點,都設有鹽館,用以嚴管鹽務。鹽館與府城之間,不時有官差來往,傳遞公文。而外國鹽一律禁止輸台。所有船隻,必須先把鹽貨倒入海中後,才准進港。

較下級的各縣官,主持小法庭,審判次要的案件。他們靠司法規費加上威脅手段,來增加額外收入。

至於掌管港務的台防廳所屬單位,則在大小港口徵收高得離譜的港口稅,來彌補支出。起先是,他們每年雇用許多民船(junks)將白米運送到大陸的皇室糧庫,卻只付給微薄的報酬。接著,更刁難這群 "行船人" - 如果不行賄買通,船隻就會被留置好幾個月無法啟航。後來,歪風越演越烈,竟成為公開的陋規 - 任何船隻,不繳"規費"或"逃港費"(escape money)就禁止出港,甚至扣押船貨。日久成習,現在本地人已經把清吏的這種勒索行為,稱作是"口稅"(Kow-sei)了。

總兵是肥缺
能到台灣擔任軍官就好像中了樂透彩獎,鎮台(總兵)一職更是島上"最好康"的肥缺。我在台灣府時的鎮台(總兵)姓Tsang(曾玉明,1862)。他花了8000兩銀子(2000英鎊),向福建的滿族將軍買到了這個官位。他的前任曾元福(作者誤為Lin林向榮,林在曾元福之前,死於戴潮春之亂) 則明升暗降,被調到廈門一個"油水"較少的職位。曾元福當然不肯輕易放棄這塊令人垂涎的禁臠,於是也向滿族將軍加碼行賄。滿族將軍,深受"感動",遂下令曾玉明帶領鄉勇轉赴福州;而曾元福又回台"復行視事"了。就這樣,曾玉明只當了八個月的台灣鎮台(總兵),可是,他還是淨賺了4000兩銀(1000英鎊)。

軍方也抽稅
軍方還有一項相當優渥的收入,可以抵銷開支。原來,當時各港除了文官徵收的文口(Wan-kow)稅外 ,軍方也抽稅,稱為武口(Woo-kow)。武口的稅額比文口少三分之一。

對中式戎客船所課的文武稅額,依載貨量而異,平均一艘20~30兩銀。而對外國船隻,在非通商口岸,不論滿載或空艙,一律以桅數計,一根船桅是50兩銀。淡水(還有打狗?) 因為是開放口岸,已有海關作業,所以歐洲船隻在那兒,就不須再繳這些文口和武口。

客死異地的清兵
駐台清兵  攝於1874年牡丹社事件之後 
取自C. Imbalt-Huart 的 L'ile Formose: histoire et description 1893
清國政府一直很怕台灣人會造反。為了防範亂事,基層士兵都是從中國大陸調來,而不在本島招募。(譯者按:清法戰後,台中霧峰林朝棟的鄉勇,才逐漸轉型成"棟軍")。 這群清兵,以前是兩年就調回去,後來改成三年一調,如今則大多終身留駐。直到終老客死後,這些流放兵士的屍骨才能歸葬原鄉。當然,這還得要有親屬願意出面擔負運費才行喔。

幽靈軍隊
本來清政府維持台灣駐軍的經費是每年二十萬兩銀,現在卻減至原來的十分之一。每年二月,台灣就有官員前往福州省城申請撥款,在途上他大略估算一下扇子、靴子和其他物品的費用。可是到了省城,他得在那兒等個大半年,才能拿到錢。有位貿易官員告訴我,台灣的身價早被島上政府的腐敗所蝕盡。它現在不再是清帝皇冠上璀璨的配件了,而只是清國邊陲的芒刺。

澎湖有水師2000名,由一位協台(Hea-tai,副將)統領,台灣府還另派一名官員到福州專為該部隊申辦軍需。不幸的是,太多的軍官貪婪而無責任感,以致防務廢弛。尤有甚者,他們竟把士兵的薪餉放進自己的口袋裡。

我再舉一個親身的經驗: 我曾住在淡水,當地駐軍號稱700人。有一天,突然有警報,說是幾哩外的惡村正準備來襲,他們要劫掠百姓、殺害官吏。當地政府立刻陷入一片恐慌。整個下午鑼聲敲個不停,昭告駐軍要武裝起來。可是最後竟只糾集到100名士兵。事實上,此地並沒有那麼多兵員存在,所謂"700名"是軍官虛報上級,用來騙取軍需糧餉的。

打狗和猴山(Ape's Hill)
打狗港 (Takow,今高雄哨船頭一帶) 取自 The Far East, Oct. 1, 1870
稱作"猴山"(今高雄壽山、柴山)是因為以前有許許多多大猴子 (Macaca cyclopis)聚在此山。它高1710呎,有如一團巨塊由地面聳起。前面下坡入海,後面則與平原相接。它在海岸線上相當突出顯目,向北則往內陸延伸(或指半屏山)。如鯨背般的山峰加上兩三個較小山丘,形成一條不連貫的山鏈。而這山鏈與中央山脈之間則是一片大平原。

旗後山(Saracen's Head)  Sept. 2, 2018 譯者攝
從猴山往南有個港將山隔斷成南北兩塊,南邊的山塊叫Saracen's Head* (旗後山)。而港的入口寬約80碼 (73公尺,現在似乎拓寬了些)。海港一邊是陸地,另一邊是狹長的沙地(即旗津半島)。

*譯者註: 1855年,英國海測船Saracen 號航抵旗後山。船長John Richards 以該船命名此丘。而Saracen 原是十字軍東征時,對回教徒的稱呼。

猴山山腳有一處很大的白土堆Fuller's earth (含水矽酸鋁鹽,有吸油、去污、脫色等作用)。不過整座山主要還是由黏土和石灰石構成,此外到處有黑火山石塊露出表面,許多地方甚至已燒焦成熔岩,且與含有化石的石灰石混合在一起。在接近山頂的地方,有貝殼和海浪磨過的卵圓石。另外,還有一條長而裸露的牡蠣層,其一端埋在遠遠高出海面的土壤裡。以上跡象顯示這座山的隆起應該是相當近古的事。而從植物學的觀點來看,也符合這樣的推論。我花了幾天採集山上開花的植物,並沒有什麼新發現。事實上,它們跟中國大陸平地及山丘繁殖的草木並無不同。至於現在唯一可以看到的火山活動跡象,就是港底盡頭的一條硫磺小溪。這條溪在漲潮時,沒入水中。

猴山可說是一座天然防波堤。無疑的,它會為其南北帶來很長的沙岸。而沉積下來的沙土也會將臨岸的一些淺水小灣填堵起來。(按: 防波堤會阻擋海流,導致水中沙質沉澱下來)。事實上,這現象已經發生。從山頂往下看,觸目可及的海岸幾乎都呈直線。往南看,兩三條小溪流已被淤沙堵住,只好改道注入港內,再經港的缺口入海。往北看,幾條溪流形成水坑,溪水只能經由填淺了的出口緩緩出海。而南方的狹長沙地(旗津半島)則一直延伸到鳳山(原文作Mong-soa,應是Hong-soa 鳳山之誤,其末端鳳鼻山在鳳鼻頭入海)。這鳳(鼻)山又成了影響附近那條寬廣大河(指高屏溪)的天然防波堤。

"高屏"民風
打狗一帶,人口眾多,土地多已開墾。郊外處處有竹藪和榕林,而竹榕之間則是一簇簇的民家。這些移民後代大多是源自Chinchew (此地名,洋人多指泉州,但也有指漳州者)和廈門的漢人。他們個性善良(good-natured)、知足(contented)、快樂(happy)。

過了南方大河(高屏溪)直至中央山脈腳下,這地區的居民則主要是來自汕頭附近的廣東人(客家和潮州人)。他們很少聽命於官府,雖然官差的蹤跡已經達到山海交接處的枋寮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龔文滔 - 人生如詩


龔文滔(鳳韶) 1899~1969,高雄小港鳳鼻頭人。是格主的阿公。他未曾上過正式學校,雖然少時受到兄長龔教(私塾先生)的啟蒙,及堂叔龔紹唐(前清秀才)的影響,但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勤學,而在漢學方面有相當深的造詣。詩作方面,他起先參加"紅毛港青年研究會",後來該會與"大林蒲研究會"合併為「鳳毛吟社」,他成為該社的要角。

龔文滔早年參加過日本時代的社會運動 - "文化協會"的講演團。也曾任鳳鼻頭保正和村長數十年。並於1950年代,兩度參選小港鄉長,卻不敵國民黨勢力,而告落敗。不久,有人利用權勢,奪去他在二橋石頭山,大部分的石灰石開採權。1960年代初,唐榮鐵工廠遭政府接管,該廠積欠龔文滔石灰場的債務,竟又被勾消。受到如此再三挫折,讓天性樂觀的他,於晚年抑鬱以終。

不過,龔文滔仍為後代留下了百餘首珍貴的漢詩,和數篇動人的文章和家書。而其口才、書法和詩作,則頗受知音者所稱道。在這裡,格主特別選出四十三首作品,加上注釋,並且寫出其創作背景,希望能幫助有緣的讀者,跨越時空,來認識這位本土的末代傳統詩人。

台灣民報於1930年易名為台灣新民報,後又由周報改成日刊,是台灣人的主要喉舌。本人士鑑中,小港地區列名者除了龔文滔外,有庄長吉田勝治;而林園地區的列名者有葉瑤琳醫生及黃玉邦。

1948年以前作品
1948年以後作品





景物
鳳濱觀濤

昭和五年:  公元1930年。龔文滔31歲。
鳳濱: 鳳鼻頭海岸。以前每逢強颱,此處往往濤飛山走。
         兩百年來,海岸因而內縮百餘米。現因南星計劃,
         陸陷問題得到解決,但原有的海灘(上圖)卻不見了。
靈胥恨: 春秋吳國重臣伍子胥,力主滅越,觸怒吳王
         夫差,遭賜死。傳說其遺體被丟進錢塘江,從此
         錢塘怒潮洶湧。後,越王勾踐滅吳,夫差自殺。
旗津待渡

吳猛: 晉朝道士,傳說以白羽扇"水渡"(晉書)。
木蘭橈橈,船槳也。魯班刻木蘭為舟(太平廣記)。
         "夕煙楊柳岸,春水木蘭"(唐 崔融詩)。
驛頭: 打狗驛(高雄港火車站),現"舊打狗驛故事館"。
鼓旗: 高雄港北有鼓山,南有旗後(旗津)。
達摩Bodhidharma 印度高僧,南北朝時抵南梁,與
          武帝不和,乃踩渡江,轉投北魏。
壹躡能教過海門高雄港出海口最窄處約百米。
壽山樵唱
日本裕仁皇太子(後為昭和天皇),1923年4月蒞台,21日宿於打狗山別館。時適逢其生日將屆,田總督乃易山名為壽山。而裕仁在南部期間,龔文滔因屬文化協會活耀份子,遭留置警所,監管一週。所幸,地方日警慕其名,並未苛待他,還邀他一起用餐。十年後他寫這首詩時,對"東宮曾到此",似無怨懟。不過,此詩乃應社團徵稿的公開作品,是否因為顧忌,而寫出違心之意,亦未可知?!

響遏白雲飛/響遏行雲落: 歌聲嘹亮,連飛雲都停下來。
       《列子・湯問》:"撫節悲歌,聲震林術,響遏行雲"。
: 同嗈。群鳥和鳴的聲音。
武吉: 樵夫,遇姜太公於渭水,後佐周文王。(封神演義)
朱買臣: 家貧好讀書。賣薪維生。年五十,仍常擔束薪,
        且誦書。羞之而去。後為會稽太守。(前漢書)
其三
東宮: 日本皇太子裕仁
獅子: 台語與"西子"諧音,古時候台人稱西洋人為"西子"   
          (Seh-Ah/Sai-Ah)。西子灣因曾為洋人聚居處得名。
波堤垂釣
垂綸: 釣魚,退隱。晉 抱朴子:"漆園垂綸而不顧卿相
之貴"。
蘇軾詞: "雄姿英發,羽扇巾"。綸音ㄌㄨㄣˊ或 
ㄍㄨㄢ。
ㄍㄨㄢ,正合本詩上平刪韻。
          
旁午: 錯綜複雜。

雰霧: 霧氣。北齊 祖珽從北征:"祈山歛雰霧,瀚海息波瀾"。

猴啼: 打狗山(壽山)多獼猴,洋人稱之為 Ape Hill。

: ㄌ一ㄤˋ,響亮的聲音。

: ㄗㄨˊ,斥責。


屏山夕照
半屏山舊貌 (取自高雄地政局網頁)

黛螺: 1. 女子黛眉螺髻, 2.翠綠顏料。 清 魏源形容武夷山: "萬古黛螺洗"。

千重岫
岫,ㄒㄧㄡˋ,峰巒或岩洞,元 柯九思: "岫千重青似染"

暮日尚留三舍戈:  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
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
(魯陽公與韓國結仇交戰。仗打到黃昏。陽公眼看太陽即將西下,於是執戈向
天一揮,太陽立刻倒退了三舍。按:一舍在地是三十里;在天一星宿)

超峰南畔壽山北: 半屏山在大崗山超峰寺之南,壽山之北。



※青壯
龔文滔雖然出身書香,但並不是個文弱書生。年輕時因為家境不寬,他得既漁且耕,才能維持生計。當他二十出頭被推為保正(今里長),鄰人前來報信時,他還正在地底下挖井呢!

而當時正好台灣社會運動興起。他加入文化協會,每當鳳山有演講會時,他總是最熱心的講員之一,也常因內容超出尺度,而遭日警制止。可是,後來社會運動一再分裂(自治派、祖國派、赤色份子...)。內部紛擾不斷,而外頭親日派又搖頭擺耳,得意囂張。他失望之餘,選擇離開是非,回歸自然。以下詩裏,可以看出他在過程中的內心掙扎。

韶光: 美好的時光。
網打南臺湧: 台語稱"海浪"為"海湧"。
犁翻北面塵: 龔家在村北鳳髻山下有一小塊農地。
五更喔: 清晨公雞啼聲。

其二
牛後: 有云: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鬼揶揄: 揶揄,嘲弄也。白居易《東南行》: "時遭人指點,數被鬼揶揄"。
蠢公谷: 即愚公谷,喻歸隱之地。唐 王維愚公谷: "借問愚公谷,與君聊一尋"。
黜志: 遭貶而喪志 。柳宗元 佩韋賦:"雲岳岳而專強兮,果黜志而乖圖"。
妬婦湖(河):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晉...段氏...性妒忌。自沉而死...得為神...。有婦人渡此津者,皆壞衣枉妝,然後敢濟,不爾風波暴發。婦人渡河無風浪者,以為己丑(醜),不致水神怒"。
黜志旋過妬婦湖(河): 表示喪志沒自信,只好避開評斷美醜優劣的妬婦津渡。
畫葫蘆: 了無創意。
一縷冰清照玉壺: 喻品行高潔。晉書 賀循傳: "冰清玉潔"。唐 王昌齡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心在玉壺"。

其三
強項無心頻俯首: 我頸項僵硬,不想頻頻向人低頭求憐。
柔腸有意吹毛: 而對我有情有意的,我卻老是挑剔人家
: ㄐㄧㄢˇ,口吃,言語不順。

其四
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宋 楊萬里詩:"半世功名一雞肋,生平道路九羊腸"。
虎頭: 大貴之相。宋 陸游憶昔: "虎頭空有相,麟閣竟無緣"。
未蓄三年艾: 沒有事先充分準備。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也。茍為不,終身不得"。
: ㄔㄣ,睜大眼睛瞪人。

※感殤
龔文滔有女玉嫣,聰明伶俐,乖巧可愛,親友鄰居都誇讚。不幸六歲時因腦炎而夭逝。他一共為她寫了十一首詩,又錄下友人慰和兩首,可見他是多麼懷念。她,可說是個小天使,給周遭的人們帶來愉悅的時光,也留下美好的回憶。連格主的父親,晚年仍常常提起這位緣淺的小妹妹。

昭和七年: 西元1932年。
引鳳: 喻幸福的婚姻。秦有恩愛夫妻簫史和弄玉。夫教妻作鳳鳴,引來鳳凰止其屋。後相偕隨鳳凰飛去。(漢‧列仙傳)
泉路三叉: 相傳人死,過鬼門關後,有黃泉路,路九條分三叉: 一叉給大德大善者,由使者接引上天;一叉給泛泛眾生,經奈何橋、上望鄉台、喝孟婆湯,然後投胎去;另一叉給大兇大惡者,通往十八層地獄。
儂莫覓: 我無法找到妳。

其二
翻作胸中萬斛愁: 斛,ㄏㄨˊ。漢時一斛十斗,宋以來改為五斗。宋 謝逸: "誰能倒激西江水,洗我胸中萬斛愁"。
無常: 傳說中的勾魂使者。
: ㄓㄡ,轅也,車前駕馭畜牲的兩根木條。
: ㄓㄣ,到達。
楚坵: 楚,痛苦也。

元日感亡女
元日: 農曆正月初一。
屠蘇: 古代以屠蘇草泡酒,新年初一飲之以避邪防疫。宋 王安石《元日》:"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堆塚隻猿悲: 鳳鼻頭墓場原在村東邊,離鳳髻山不遠。據格主先父所言,從前偶有獼猴由山而下,徘徊墳間。

瀛南遊客慰和
鬯綿瓜: 鬯,同暢。《詩經 大雅》: "綿綿瓜瓞" - 大瓜小瓜綿延不絕,喻家族繁衍昌盛。
風高五夜: 五夜,五更也。唐 王建詩:"仰頭五夜風中立,從未圓時直到圓"。
桂子: 隱喻"貴子"。
曇花: 曇花雖美,一現即逝。

※季節

首春縱筆
癸酉: 1933年。
台日: 台灣日日新報 (1898-1944)。日本時代台灣第一大報。日資。
司晨: 公雞晨啼。
禿穎: 禿筆。明 劉養貞《病中雜志》: "禿穎平生無妄紀,臨文肯為古人寬"。
小齋: 小書房
支離骨: 瘦骨嶙峋,憔悴衰弱。宋 陸游《病起書懷》: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秋漁
: 載運的東西。又古儎與載同。

初冬
夏葛冬裘運不寬: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衣,日鹿"。喻雖處事合乎時宜,運卻不佳,...後續"猶待觀"。

其四
飛灰: 古人置葦膜灰於樂管內,冬至一到,吹管則灰飛。杜甫《冬景》:"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ㄐㄧㄚ)六管動飛灰"。而飛灰或灰飛也就成為冬至的代名詞,如清 周揚理詩: "鳳鼻山邊近海居,灰飛時節網烏魚"。

※節日

除夕雜感
燈花剔盡;燕語鶯聲 : 燈花,即油燈的燈蕊。南宋 文天祥所懷:"燕語鶯啼春又夏,燈花剔盡暗窗斜"。

元日感亡女
南宋 文天祥所懷:"燕語鶯啼春又夏,燈花剔盡暗窗斜"。

七夕 半鈎秋(月): 古人以陰曆七八九月為秋季,故七夕乃初秋。唐 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 ㄓㄢˇ,吹動,搖動。唐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驚風亂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中秋夜登樓觀月 (作於屏東東港)
王粲: 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作有登樓賦等。
東港: 古稱東津,清季時與唐山的交通極為繁盛,在高屏溪口東側,屬屏東縣,西北遠眺高雄,西南與小琉球相望。
西溪: 高雄林園區的漁村,中芸漁港的西北鄰。
: 在台灣多指沙洲。
素娥: 原月宮仙子,下凡投胎為天竺國公主。(西遊記)

其二
鵝球: 鵝鑾鼻及小琉球。
千火樹: 唐 張悅:"龍銜火樹千重焰,雞踏蓮花萬歲春"。
大武: (北)大武山,屏東縣最高山,海拔3092公尺。
: ㄍㄥ,連續。

※示兒
龔文滔長子德英(格主之父)於昭和九年(1934年)考上高雄中學校。他要離家就學,寄宿學寮。臨別時龔文滔寫詩勉勵他。
龔德英(站立者)與洪存波先生全家
當時因為日本殖民政府刻意阻撓,台灣學童要考進中學非常困難(詳見日治高雄中學校一文)。龔德英頭一年落榜,在龔文滔好友洪存波老師家中補習了半年,次年才如願以償。因此龔家父子對洪先生,常存感恩之心。後來,1951年,高雄第一屆縣長選舉時,龔文滔雖然偏好陳新安,最後仍在洪先生的拜託下,帶著兩千名追隨者轉投給他的族親洪榮華。結果洪以3012票之差險勝。

※事業
1930年代中,後壁林製糖所(小港糖廠)清水所長及手島技師賞識龔文滔的領導能力及才華,讓他包辦南區甘蔗場的收穫工作。家庭經濟開始改善。接著,他在漁業和工事承包方面也有所得。1940年前後,日本配合南進政策,在高雄建立工業基地,龔文滔投入石灰石開採事業,提供石灰給重工業及建築業。因而累積不少財富。

下面有兩首關於石灰業的詩。第一首寫塩水港第二工場即將啟用的喜悅。第二首寫竣工典禮前一天,新窯突然崩塌,所帶來的驚愕及不祥預感。灰窯修復後,他的事業持續順遂,而且也安然度過戰後的社會混亂及台幣重貶等難關,可是,到了1950年代,厄運接踵而至。最後,居然應驗了他詩中的那句"愧心將潦倒"!

收穫場感作
傲霜: 不畏嚴霜。宋 蘇軾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慁零: 憂慮零亂。 慁,ㄏㄨㄣˋ。
蔗境愷之每食甘蔗,恆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 漸入佳境"。(晉書 顧愷之傳) 宋 趙必豫壽梁多竹八十:"百歲人有幾,七十世間稀。何況先生八十,蔗境美如飴。"
胆液醉狂仙: 猶如今人所謂"吃苦如吃補"。

石灰製造工場
塩水港: 位於打狗瀉湖(高雄港)的東南端,屬小港區。
: 同"宴'。

續二
鴻杳(ㄧㄠˇ): 如飛鴻般消失在遠方。五代 宋光憲 浣溪紗:"目送徵,思隨流水去茫茫"。
石基似鵠頻: 鵠(ㄍㄨˇ 或ㄏㄨˊ)。殘留的石基,就像鵠鳥般,頻頻引頸,期盼早日修復。

※戰爭

亞戰之空炸
亞戰: 日本時代稱亞洲部分的二戰為"大東亞戰爭"。
修羅塲: 佛教傳說中,阿修羅(Asura)與釋帝天(Śakra)兩方交戰處。

其二
逵: ㄎㄨㄟˊ 大道。
閈: ㄏㄢˋ 里巷之門。
闃: ㄑㄩ
ˋ 寂靜。東漢 王粲登樓賦:"原野其無人兮"。
公門執事稀: 公家機關沒有多少事務可辦。

思鄉懷舊
瀲灔: 水波蕩漾貌。宋 蘇軾《飲湖上出晴後雨》:"水光瀲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不疆: 無限。
獅喉清水寺: 離鳳鼻頭不遠,有鳳山丘陵。上有獅子喉、清水巖等景點。
毛港: 紅毛港。
瞻沉敵艦爆三航: 目睹敵艦被擊沉,三架戰機被擊爆。

※亂世
鳳鼻湍潮
每年五到九月,西南季風強勁,激起層層浪潮,湧向高雄的西南海岸。這就是作者所指的鳳鼻湍潮。在這三首詩裡,作者以一隻飛鳳從空中俯視,觀察南台灣的海象,而引申出深長的寓意。

用鳳鳥當主角,有雙重意義。一是地緣關係。 鳳鼻頭附近有鳳山丘陵、鳳髻尖、鳳鼻山、鳳山池等。整個地區自古就被認為是鳳凰的化身;二是作者以鳳鳥自許。他的字號叫鳳韶;戰後他把鳳鼻頭的行政名稱取為"鳳鳴村。他希望自己能像周文王時的歧山鳴鳳,將太平治世的吉兆通報給世人。

不過,詩中這隻鳳鳥目睹的,卻是澎拜險惡的湍潮。牠不想對兇惡的環境做毫無勝算的挑戰;也無能力像大鵬那樣遠走高飛;但仍不甘隨波逐流,同流合污。牠只能耐心的等待,期盼有一天會風平浪靜。

其一
似雞非雉覓凰來     瑞鳥何時下紫台
世險亦知隨日轉     德衰漫向急流哀
心傷疊浪鵝頭接     眼望層濤鹿耳回
安得滄江平萬里     迎風奮翮上瑤台

白話翻譯:
天上有隻雄鳳看起來像雞不像雉,牠原是飛來這裡尋覓雌凰作伴侶的;如今卻不知這瑞鳥何時才會找到理想的地方,而下來定居。
牠看到這裡世道險惡,猶懂得隨著太陽飛轉而不著陸;牠體會到這裡道德衰敗,而望著急湍的海潮哀嘆。
牠目睹層層疊疊的洶濤駭浪,在鹿耳門和鵝鑾鼻之間來回激盪,而不覺傷心起來。
如果有一天能找到一片無際的平靜江面,牠一定高興得展翅振翼,飛上那玉石砌成的樓台。

:
紫台: 神仙所居。
鵝頭:   指鵝鑾鼻或鵝鸞鼻,排灣語"船帆"之譯音,在台灣島南端。附近有巨石,狀如船帆。
鹿耳:     指鹿耳門,古台江內海通外海之水道 (今台南安南區)。
奮翮: 展翅振翼也。清 吳熾昌《客窗閑話》:”終當奮翮雲霄,豈池中物哉?!”  
瑤台: 玉石砌成的樓台。宋 蘇軾《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其二
奚不鳴歧奉聖明     偏來據險此南瀛
靈鼉吸浪聲俱落     神鳥翻波勢欲傾
風到鵝鸞知麗島     秋高鯤鹿感寒晶
北溟未學鵬搏策     須待安瀾海晏清 

白話翻譯:
鳳鳥啊你為什麼不棲息在歧山,為聖明的周文王鳴唱,卻偏偏飛來這險惡的南台灣呢?
看! 揚子江的鼉鱷正在這裡興風作浪,連你這隻神鳥都被翻滾的浪濤搞得東倒西歪了。
你當初乘風來到鵝鑾鼻而發現這美麗之島;在秋高氣爽之下,你看到鯤鯓和鹿耳門清澈的海水而著迷。
可是如今你想遠走高飛,卻沒有學得北冥()大鵬的本領,無法一搏扶搖九萬里。那就只好耐心的等待吧! 希望有一天,這海域會變得水波不興,平靜如鏡。

:
鳴歧《封神演義》: “鳴歧山,西周已生聖主…”
奉聖《封神演義》第三十回: “子牙妙策權施展管取將軍謁聖明
ㄊㄨㄛˊ揚子鱷也。鯨濤鼉浪猶驚濤駭浪,喻環境險惡,鬥爭激烈。揚子江,即長江。
翻波 劉敞 《暴雨》:”馮夷何事舞,楚水忽翻波
勢欲傾 釋梵琮《頌古》:”怪雨狂風勢欲傾,陰垂六合見雲騰
鵝鸞鵝鸞鼻或鵝鑾鼻,排灣語譯音,在台灣南端。
鯤鯓,指古台江內海沙洲   (在台灣西南,主要是今台南海濱)
鹿指鹿耳門,古台江內海通外海之水道,在今台南安南區。
寒晶清澈的水。宋 王安石《我所思寄黃吉甫》:“我所思兮在彭蠡,一奩寒晶徑千里
北溟未學鵬搏策:  戰國 莊周《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 化而為鳥,其名為…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安瀾水波平靜,或喻太平。漢 王褒《四子講德論》:“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海晏海水平靜如鏡,常與河清並用,喻天下太平。唐 鄭錫《日中有王子賦》:”海晏,時和歲豐。

其三
幾度湍潮湧碧空
自從垂翮下瀛東    幾度湍潮湧碧空
旋捲銀蛇翻蟹殿    昇沉玉兔遁蟾宮
聲喧澎海往來浪    雨打琉球南北蓬
寄語漁人須仔細    勿教雙槳盪雄風

白話翻譯:
自從我這隻鳳鳥垂下翅膀,降低高度,來到台灣東方,急湍的海潮已經好幾次沖上碧藍的天空。
看那銀蛇狀的長浪旋捲而來,連海底的蟹殿都翻覆了,它忽昇忽沉,嚇得玉兔趕緊躲進月宮裡。
再看澎湖海面,波浪往來,濤聲喧囂;而在小琉球,暴雨正摧打著南北兩岸的輕舟。
請轉告漁夫們要仔細思慮,千萬不要不自量力,對著雄風,胡亂飛舞雙槳喔!

:
蓬舟, 輕快的船。宋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詞:「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我三山去。」

旋捲銀蛇翻蟹殿

※厄運
" Things you build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ose who can take them away." - Brett Forrest: Putin's party. National Geographic 2014; 01.

日治時代後期,龔文滔獲得二橋附近鳳山丘陵"石頭山"的石灰石開採權,並在山腳下及鹽水港設置石灰窯,提供石灰給高屏工廠及一般建築業。戰後,龔取得許可,繼續作業。

1949年,龔家娶媳婦,有女方遠戚許X武者,來鳳鼻頭作客。筵席間他聽到龔文滔經營石灰業有成,竟起覬覦之心。回高雄後,與其主子謝X強共謀奪取。數年後,兩人政壇得意,遂利用權勢,掠走龔文滔整個石灰石礦區的開採權。龔錯愕之餘,向軍法單位及監察院申訴。幾經折騰後,只拿回原有的四分之一。

以下三首,寫於不同時期,讀者可以體會出作者從憤怒與期望,轉為失望,終於絕望的心路歷程。

山賊
: 大豕,豬。
: 竊取。《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其鄰之雞者,..."


燒灰感懷    (燒灰乃窯燒石灰)
山湖: 駱駝山及鳳山池(今鳳山水庫)。
馬鞍麓: 鳳山丘陵南端,成馬鞍狀。在鳳鼻頭村東北鄰。洋名"Saddle Hill"。

: 美好。
裊篆: 煙縷如篆。唐 薛仙姬《吟夏》:"團團白月明窗紙,縷縷清風裊篆香"。
: 音'啄'。西漢 揚雄《方言 第十》:"諑,愬也。楚之南謂之諑"。愬即申訴、訴苦。許成章
      教授的台灣漢語辭典認為台語的"ㄉㄠˇ" 即"諑"也。
惟看鳶: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老鷹逞兇掠食。宋 許及之:"兒童戲放摶風鴿,老子惟看跕水"。

灰廠感懷
沒世: 歿世。猶如終生,畢生。
: ㄑㄧㄢ,過失。唐.李白古風詩:「功成身不退,自古多尤。」
巖上觀音: 附近林園清水巖廟,主祀觀世音菩薩。

※老年
《閒懷有感》寫於1953年第二度競選小港鄉長,敗給國民黨的張番鴨之後。是年作者虛歲55。從詩中很容易就感受到他對自己「時不我予」、「懷才不遇」的沮喪。

《無聊書懷》一詩出現在祖父龔文滔給格主的家書中。這家書是他去世前一年(1968)寫的。後來我又收到兩封信,信中卻不再有詩。我想他已經用這七言律詩道盡了他的一生。這應該是他最後的一首吧。

閒懷有感
落拓: 1. 豪放不拘,2. 失意潦倒。此處指後者。
腹蘊白丁: 腹蘊, 內藏也。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 "胸藏千古史,腹蘊五車書"。白丁,原為無功名者;亦可指沒有學問知識 (的人)。此處是指後者。唐 劉禹錫 《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胸羅星斗志難伸: 喻自己學識豐富,卻有志難伸。宋 任翔龍 沁園春(贈談命許丈)》:"是胸羅星斗,熟知天命"。
蜃樓: ㄔㄣˊ或ㄕㄣˋ,虛幻的繁華世事。隋唐遺事》:"此海市蜃樓比耳,豈長久耶?"
憮: ㄨˇ,失意、失望。

偶感
五魁寮: 在屏東潮州鎮。龔文滔晚年,傷心離開故園,去屏東與三子同住。
九曲堂: 在高雄大樹區,火車從此站,駛過下淡水溪鐵橋,就屬屏東縣境。
*本詩寫後,作者用鋼筆在"頃"字旁寫了"樹"字,在"月"字旁寫了"菊"字,應是修改之意。格主為了保存其墨跡完整性,謹將兩字打在行間。


無聊書懷
鶉衣: 縫縫補補有如禿尾鶉鳥的破衣服。唐 杜甫的最後一首詩《風疾舟中伏枕書懷》:"烏几重重縛,鶉衣寸寸針"。
菽水承歡落拓時: 菽,豆也。窮困時,仍盡心以豆湯孝養父母。《禮記‧檀弓下》:「啜盡其歡,斯之謂孝。」
漁畋: 捕漁打獵。《北史·魏咸陽郡王坦傳》:“性好畋漁,無日不出,秋冬獵雉兔,春夏捕魚蟹。”
獅喉磯: 鳳山丘陵,有一石洞,其形如獅子大開口,俗稱獅子喉。
甘啖蔗: 清 張洵佳《傷春詞 其七》:"側生有種徵蘭夢,垂老囘甘啖蔗漿"。
齒豁: 年老齒缺。
三年蕩盡: 1962年唐榮鐵工廠經營不善,遭政府接管,供應石灰的龔文滔討債無門,導致收支失衡。而當年中小企業向
銀行貸款幾乎不可能,只能找民間借錢周轉。三、四年後,他的家業終於被高利貸拖垮。


1955年 高雄友人來訪
中立者::龔文滔;左二: 龔文滔長子德英(格主之父);左四:(農林)畜產公司鄭經理
左一:鄭夫人テル子(日籍);右方女士及兩位女孩: 鄭先生同仁(攝影者)的家眷
中間兩男孩: 鄭家公子耀ちゃん(左)、晃ちゃん;前坐者: 格主飛濤 (7歲)

※附錄
A. 黃祈傳先生吟誦龔文滔律詩兩首
    §§ 思鄉懷舊 §§       §§ 鳳濱觀濤 §§       

B.  特別感謝黃坤祥老師提供他古厝上龔文滔書寫的堂號門聯。雖說,字跡已經斑駁欲褪,氣韻依然瀟灑如初
黃家堂號: 紫雲  乙亥冬月(1935)
橫批: 紫燕雕梁祥徵錦雲
上聯: 紫色可觀風清玉宇 ;下聯: 雲容堪掬雨滴金欄

C.  紅毛港青年研究會第九期紀念箋
一般以為,〈紅毛港青年研究會〉只是個屬於紅毛港及附近村落的地方詩社。可是,這份紀念箋上,所公佈詩作比賽的入選者名單,卻涵蓋台澎各地。顯然,現代人是低估了這詩社當年的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