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黃金博物館內220公斤的金塊 |
簡單算術運算後的發現
1930年:
∵ 1 英兩 (troy oz.) 黃金 = 20.67 美元
1 美元 = 2 圓日幣或台灣銀行劵
∴ 1 英兩 (troy oz.) 黃金 = 20.67 X 2 = 41.34 圓日幣或台灣銀行劵
1933年印行的百圓台灣銀行劵 背面有兩棵檳榔樹,故稱為"菁仔欉"。當時社會精英如小學教師的月薪也不過50圓。 因此這大鈔很罕見。後來,"菁仔欉"就被用來形容遇到稀奇事物就激動的人或行為。 |
∵ 1 英兩 (troy oz.) 黃金 = 35 美元
1 美元 = 2 圓日幣/台灣銀行劵
∴ 1 英兩 (troy oz.) 黃金 =35 X 2 =70 圓日幣或台灣銀行劵
這張先人留下的首版十元(舊)台幣,背面有鄭荷海戰圖,它在1946年可買到一本三省堂出版的暢銷"華語自修書"。
1949年: 40,000 元(舊)台幣 → 1 元新台幣
1949年的萬元(舊)台幣 |
1971年: “Nixon Shock” 美國尼克森總統宣佈: 黃金與美元的兌換率正式開始"自由"浮動。
2012年8月31日:
∵ 1 英兩 (troy oz.) 黃金 = 1687.60 美元
∵ 1 英兩 (troy oz.) 黃金 = 1687.60 美元
1 美元 = 29.91 元新台幣
= 29.91 X 40,000 = 1,196,400(舊)台幣或台灣銀行劵
∴ 1 英兩 (troy oz.) 黃金 =1687.60 X 29.91 =50,476.12 元新台幣
=1687.60 X 29.91 X 40,000 =2,019,044,640元(舊)台幣或日治台灣銀行劵
= 29.91 X 40,000 = 1,196,400(舊)台幣或台灣銀行劵
∴ 1 英兩 (troy oz.) 黃金 =1687.60 X 29.91 =50,476.12 元新台幣
=1687.60 X 29.91 X 40,000 =2,019,044,640元(舊)台幣或日治台灣銀行劵
現在來檢視日治時代,台灣中產階級的經濟情況及其因改朝換代所受的影響:
1930年3 月,公學校(即現在的小學)台籍甲種本科正教員的月薪是50圓日幣或台灣銀行劵,這收入在當時的台灣社會,可算是相當不錯。
情況一(極少數人) :
假設老師甲,決定將一個月薪資50 圓台灣銀行劵用來購買黃金,那時候黃金 1 英兩是 41.34圓台灣銀行劵,所以他可以買到 50 ÷ 41.34 = 1.21 英兩的黃金。
82年後的今天8月31日,黃金1 英兩是 1687.60 美元,而 1 美元是 29.91 元新台幣。老師甲的孫子把 1.21 英兩的黃金賣掉,可得 1.21 x 1687.6 x 29.91 =61076.10 元新台幣。這個數字比現在較資深的小學老師的月薪略高。
情況二(大多數人) :
假設老師乙,決定將一個月的薪資50 圓台灣銀行劵放在鞋盒子裡存起來。
1946 年,台灣"光復"後隔年,老師乙得將50 圓台灣銀行劵換成 50元(舊)台幣;到了 1949 年,卻是四萬(舊)台幣才能換一元新台幣。不但50元(舊)台幣無法換,他在日治時代1930~1939 年之間,工作10年總薪資 6000 圓台灣銀行劵,不吃不喝不花用,全存下來,到了1949年,竟然只能換得 6000 ÷ 40000 =0.15元新台幣。即使那些年,他把錢存放到銀行生了些利息,結果還是換不到半塊錢新台幣。
換句話說,日治年間,一般老百姓辛苦工作所累積的儲蓄,如果不買房地、黃金或不動產,或作其它事業投資,而老老實實的把錢全放在身邊或存在銀行裡,那經過1946年 ~ 1949年,再到現在就真的化為烏有了。
1930年3 月,公學校(即現在的小學)台籍甲種本科正教員的月薪是50圓日幣或台灣銀行劵,這收入在當時的台灣社會,可算是相當不錯。
情況一(極少數人) :
假設老師甲,決定將一個月薪資50 圓台灣銀行劵用來購買黃金,那時候黃金 1 英兩是 41.34圓台灣銀行劵,所以他可以買到 50 ÷ 41.34 = 1.21 英兩的黃金。
82年後的今天8月31日,黃金1 英兩是 1687.60 美元,而 1 美元是 29.91 元新台幣。老師甲的孫子把 1.21 英兩的黃金賣掉,可得 1.21 x 1687.6 x 29.91 =61076.10 元新台幣。這個數字比現在較資深的小學老師的月薪略高。
情況二(大多數人) :
假設老師乙,決定將一個月的薪資50 圓台灣銀行劵放在鞋盒子裡存起來。
1946 年,台灣"光復"後隔年,老師乙得將50 圓台灣銀行劵換成 50元(舊)台幣;到了 1949 年,卻是四萬(舊)台幣才能換一元新台幣。不但50元(舊)台幣無法換,他在日治時代1930~1939 年之間,工作10年總薪資 6000 圓台灣銀行劵,不吃不喝不花用,全存下來,到了1949年,竟然只能換得 6000 ÷ 40000 =0.15元新台幣。即使那些年,他把錢存放到銀行生了些利息,結果還是換不到半塊錢新台幣。
換句話說,日治年間,一般老百姓辛苦工作所累積的儲蓄,如果不買房地、黃金或不動產,或作其它事業投資,而老老實實的把錢全放在身邊或存在銀行裡,那經過1946年 ~ 1949年,再到現在就真的化為烏有了。
台灣這場1940 年代的經濟浩劫,固然,好戰的日本軍國主義者要負部分責任,但其禍首則非國民黨政府莫屬。一個政權或政黨竟然可以在短短三年之內,闖下如此世紀大禍,傷害全民生計如此嚴重! 在那專制獨裁的時代裡,人民無可奈何,尚可理解;可是民主化後,同一政黨不但沒有被人民唾棄,到現在,居然還受到許多台灣民眾的擁護,這可說是人類政經史上的一大奇蹟。
§ 本文在於陳述過去的事實。版主不是財經專家也不是投資顧問,因此不作市場預測或推薦任何投資。